[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温差发电装置进行静电除尘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4888.9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4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娟;胡雁鸣;林奇忠;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B03C3/017 | 分类号: | B03C3/017;B03C3/34;B03C3/66;B03C3/011;B03C3/74;B03C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温差 发电 装置 进行 静电 除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除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温差发电装置进行静电除尘的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除尘是气体除尘方法的一种,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在冶金、化学等工业中用以净化气体或回收有用尘粒,利用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的收尘方法,在强电场中空气分子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电子奔向正极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负电吸附到正极被收集。而目前的静电除尘装置除尘效果不太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温差发电装置进行静电除尘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静电除尘装置除尘效果不太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温差发电装置进行静电除尘的装置,包括入风口,所述入风口安装在粉尘封罩的右侧,所述入风口的左侧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安装在粉尘封罩的内部,所述过滤网的左侧安装有强磁组,所述强磁组上排列有强磁阻磁器,所述强磁组安装在粉尘封罩的内部,所述粉尘封罩的内部设有电极板、抑制电极和温差发电模块,所述电极板正负电极的一端通过抑制电极连接,所述电极板正负电极的另一端分别与低压交流装置和电磁激振器连接,所述电极板的外侧均安装有温差发电模块,所述粉尘封罩的左侧安装有收集室和出风口,所述收集室上设有出灰口,所述电磁激振器的输入端与低压交流装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为纤维层滤材和多孔疏松材料,采用纵深过滤,纤维之间的间隔比所过滤的尘粒尺寸大若干倍。
优选的,所述电磁激振器由四个矩形的小的永磁铁组成的内钢轭、八个大的永磁铁组成的外钢轭、一个线圈、线圈壳体、外壳、顶杆和板弹簧组成,所述永磁铁放置了双层。
优选的,所述收集室由一块固定于阀框适当位置上的滑板组成,用垫圈密封,整个阀组用螺栓固定密封在粉尘封罩上。
优选的,所述低压交流装置由两个电源变压器和绝缘小盒组成,所述电源变压器安装在绝缘小盒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过滤网采用的是纵深过滤,滤材的纵深方向起着滤尘作用,过滤网采用的是纤维层滤材和多孔疏松材料,具有高的容尘能力以及清灰较容易,强磁组后方设置的抑制电极加强了带电粉尘偏离气流的运动方向,在正负极板之间形成的静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粉尘被进一步发生偏转,在强磁组和正负极板的共同作用下能使剩余的带电粉尘在静电场力的作用下吸附在电极板上,使除灰效果更加显著。电磁激振器内部和外部的磁铁在气隙中产生非常大的磁通密度,方形的电磁振器比的圆筒状的电磁激振器产生一个更高的激振力。收集室由一块固定于阀框适当位置上的滑板组成,用垫圈密封,整个阀组用螺栓固定密封,需排灰时,将滑板从阀框中抽出即可,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温差发电装置进行静电除尘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温差发电装置进行静电除尘的装置的电磁激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温差发电装置进行静电除尘的装置的低压交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入风口、2-过滤网、3-温差发电模块、4-电极板、5-强磁组、6-强磁阻磁器、7-出灰口、8-收集室、9-出风口、10-电磁激振器、101-线圈、102-顶杆、103-外壳、104-永磁铁、11-低压交流装置、111-绝缘小盒、112-电源变压器、12-粉尘封罩、13-抑制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48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多层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纳米磷酸钙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