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电压互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5106.3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1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赵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顺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40 | 分类号: | H01F27/40;H01F3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石其飞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压互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电压互感器。
背景技术
电压互感器是电力系统运行中重要设备组成,是交流电路中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间联络元件,用于传递信息供给测量仪器、仪表和保护、控制装置等,它属于特种变压器,工作原理与变压器基本相同,基本结构主要由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铁心构成。
现有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二次输出电压端不允许处于短路状态下工作,一旦发生短路就会发生爆炸或烧毁现象,无法保证电力设备正常运行。
现有传统的电压互感器主要由铁芯、一次高压线圈、二次标准100伏输出线圈和外壳等组成。当一次线圈接入高压时,二次线圈输出100伏电压供保护、测量、计量、指示等用,一旦发生二次电压短路时就会发生烧毁,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目前市场上的电压互感器还存在一定缺陷,不能更好的提高生产、生活用电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压互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压互感器缺少对电路的监测和保护,在发生二次短路时易损坏烧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压互感器,包括铁芯、一次绕组、二次绕组、电压表、信号处理器、电源模块、智能补偿电抗器、可控硅开关、常开开关、报警模块和工作线圈,所述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缠绕于铁芯上,所述二次绕组的电路输出端设有电压表,所述信号处理器的一端与电源模块相连接,且信号处理器的另一端与智能补偿电抗器相连接,所述工作线圈与常开开关相连接,所述工作线圈与常开开关之间设有报警模块。
优选的,所述信号处理器包括信号收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信号执行单元。
优选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声光报警器和GPS无线报警装置。
优选的,所述智能补偿电抗器串联有可控硅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电压互感器在电路中串联智能补偿电抗器,有效限制短路电流,并且当出现一次绕组短路、负载过大等情况时,信号处理器及时控制可控硅开关切断一次绕组的过电流,能有效的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设有报警模块,报警模块包括声光报警器和GPS无线报警装置,可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铁芯,2、一次绕组,、二次绕组,4、电压表,5、信号处理器,6、电源模块,7、智能补偿电抗器,8、可控硅开关,9、常开开关,10、报警模块,11、工作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压互感器,包括铁芯1、一次绕组2、二次绕组3、电压表4、信号处理器5、电源模块6、智能补偿电抗器7、可控硅开关8、常开开关9、报警模块10和工作线圈11,一次绕组2和二次绕组3缠绕于铁芯1上,二次绕组3的电路输出端设有电压表4,信号处理器5的一端与电源模块6相连接,且信号处理器5的另一端与智能补偿电抗器7相连接,工作线圈11与常开开关9相连接,工作线圈11与常开开关9之间设有报警模块10。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信号处理器5包括信号收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信号执行单元,当出现一次绕组2短路、负载过大等情况时,信号收集单元及时接收到信号,并经信号处理单元分析后,通过信号执行单元控制可控硅开关8切断电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报警模块10包括声光报警器和GPS无线报警装置,通过GPS无线报警装置可及时将报警信息传递给工作人员,现场的声光报警提示,避免工作人员在电路未切断前进行维修而发生危险。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智能补偿电抗器7串联有可控硅开关8,当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2出现短路时,可控硅开关8和常开开关9及时闭合,同时报警模块10接通,发出报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顺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顺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51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