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向管柱的吸能安装结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5358.6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4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梅;段金萍;杨健;董洋洋;孙东魁;刘亚龙;康改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9 | 分类号: | B62D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李翔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管柱 安装 结构 车辆 | ||
1.一种转向管柱的吸能安装结构,所述转向管柱包括安装于管柱支架(3)的上柱管(1)和下柱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柱管(2)插装连接于所述上柱管(1)中,所述上柱管(1)的纵向近端具有开槽(11),所述下柱管(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朝向纵向远端渐缩的锥形凸台(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吸能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安装结构包括固连于车身的背板(4),所述背板(4)形成有沿纵向延伸的导向槽(41),所述上柱管(1)通过穿过所述导向槽(41)并连接至所述管柱支架(3)的导向件(5)连接于所述背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吸能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5)为螺接于所述管柱支架(3)上的螺栓,且所述导向槽(41)的宽度小于所述螺栓的螺帽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吸能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4)的厚度为0.5mm~1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吸能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41)在靠近纵向远端的位置具有限位凸起(41a),所述导向件(5)挤压并越过所述限位凸起(41a)以使所述上柱管(1)溃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吸能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4)与所述管柱支架(3)之间设置有吸能板(6),所述吸能板(6)通过所述导向件(5)固定连接于所述管柱支架(3)上以能够在溃缩过程中与所述背板(4)摩擦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吸能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4)的朝向所述吸能板(6)的一侧形成有具有尖端的翻边(42),所述翻边(42)位于所述背板(4)的延伸至超出所述吸能板(6)的纵向近端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吸能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板(6)上对应所述翻边(42)形成有弱化槽(61),且所述翻边(42)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弱化槽(61)的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吸能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柱管(2)的插接至所述上柱管(1)的管段外周壁上设置有非金属材质的套管(7)。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吸能安装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535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钒钛磁铁矿的还原方法
- 下一篇: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