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减速箱的环形中间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6111.6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9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奎;吴荣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化市鑫翔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257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减速 环形 中间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速箱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减速箱的环形中间齿轮,适用于减速箱的装配和动力的精准、稳定传动中。
背景技术
减速箱即减速机,减速机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减速机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按照传动级数不同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减速机;按照齿厂轮形状可分为圆柱齿轮减速机、圆锥齿轮减速机和圆锥圆柱齿引轮减速机;按照传动的布置形式又可分为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进轴式减速机。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
减速机一般用于低转速大扭矩的传动设备,把电动机、内燃机或其它高速运转的动力通过减速机的输入轴上的齿数少的齿轮啮合输出轴上的大齿轮来达到减速的目的,普通的减速机也会有几对相同原理齿轮达到理想的减速效果,大小齿轮的齿数之比,就是传动比。
环形中间齿轮作为减速箱的重要组成部件,其合理的设计及装配后结构的韧性和动力精准的传动对减速箱来说极为重要。但是,现有传统结构设计生产的环形中间齿轮,其结构复杂、安装拆卸使用不便捷,同时其长期使用后出现断裂、变形的现象,且动力传动效率,已不能满足现有减速箱的装配使用需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减速箱的环形中间齿轮。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减速箱的环形中间齿轮,其整体一体成型的设计结构,韧性强、寿命长,同时装配时利用限位卡板、卡齿、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和第三限位凹槽进行高效稳定的安装,保证动力传动的精准性,且解决了现有减速箱环形中间齿轮不便安装、维护的问题,适用范围广。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减速箱的环形中间齿轮,包括环形齿轮本体,及均匀设置在环形齿轮本体上的六组限位卡板,及分别设置在限位卡板之间的第一限位凹槽,及分别设置在六组限位卡板之间的第二限位凹槽,及设置在两组限位卡板之间的第三限位凹槽,及均匀设置在环形齿轮本体内壁的卡齿;所述环形齿轮本体、限位卡板、卡齿、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和第三限位凹槽的20CrNiMo制得;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尺寸小于第二限位凹槽,其中,第二限位凹槽为圆弧形结构;所述第三限位凹槽直边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卡齿齿数为97齿且齿端直径Φ为16.34cm。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三限位凹槽与相邻第二限位凹槽之间的角度a1为60°,第三限位凹槽与相邻第一限位凹槽之间的角度a为30°。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环形齿轮本体与限位卡板之间的角度a2为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减速箱的环形中间齿轮的有益效果在于:1、其整体一体成型的设计结构,韧性强、寿命长,同时装配时利用限位卡板、卡齿、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和第三限位凹槽进行高效稳定的安装,保证动力传动的精准性,且解决了现有减速箱环形中间齿轮不便安装、维护的问题,适用范围广;2、设计合理,动力传动实现静音传动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减速箱的环形中间齿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减速箱的环形中间齿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减速箱的环形中间齿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环形齿轮本体、2-限位卡板、3-卡齿、4-第一限位凹槽、5-第二限位凹槽、6-第三限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应用于减速箱的环形中间齿轮,包括环形齿轮本体1,及均匀设置在环形齿轮本体1上的六组限位卡板2,及分别设置在限位卡板2之间的第一限位凹槽4,及分别设置在六组限位卡板2之间的第二限位凹槽5,及设置在两组限位卡板2之间的第三限位凹槽6,及均匀设置在环形齿轮本体1内壁的卡齿3;环形齿轮本体1、限位卡板2、卡齿3、第一限位凹槽4、第二限位凹槽5和第三限位凹槽6的20CrNiMo制得;第一限位凹槽4的尺寸小于第二限位凹槽5,其中,第二限位凹槽5为圆弧形结构;第三限位凹槽6直边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化市鑫翔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兴化市鑫翔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61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