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6176.0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0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林少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希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板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正消耗殆尽,对此类能源的极端使用已引起严重的全球环境污染问题。鉴于此,清洁能源、低碳循环经济、可持续化发展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方向,目前科学家们认为“氢能”是符合这一发展方向,未来替代汽油、柴油等动力能源的有效清洁能源之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直接将储存在燃料(如氢气)和氧化剂(如空气)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其具备高效、低噪声、环保等优势已被公认为未来的动力电源,并且在移动式电源、后备电源、水下机器人、航空航天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电池由一片膜电极(MEA)、一片阴极板和一片阳极板组成,在膜电极和极板上有空气、氢气和冷却剂流动的通道孔,每个通道孔相互独立,并由密封结构围绕在通道孔周围,起到阻隔空气、氢气和冷却剂的作用。根据设计燃料电池工作电压的要求将多片单电池串联,得到不同功率等级的燃料电池堆。串联时阴极板和阳极板接触,将阴极板和阳极板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双极板。两块板之间也有密封结构密封阻隔空气、氢气和冷却剂的作用。
双极板固化后,需要检测双极板点密封线胶的密封圈与极板构成的腔体在封闭的情况下是否会形成泄露。现有技术中,通常只能对双极板进行单面检测后翻转,继续检测另一面的气密性,检测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可同时对双极板的两个面进行气密性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包括:
检测机台,其设有用于放置双极板的保压载台,所述保压载台设有一一对准所述双极板若干个密封圈的若干个第一充气孔;保压头,其架设在所述保压载台上;所述保压头上设有一一对准所述双极板若干个密封圈的若干个第二充气孔;以及,充气管,其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充气孔和所述第二充气孔以通入气体。
优选的是,所述检测机台还包括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架设有所述保压头;所述保压载台沿所述第一导轨滑行至对齐贴合到所述保压头下方。
优选的是,所述检测机台还包括:第二导轨,其在水平面上垂直位于所述第一导轨一端;所述第二导轨上并列设置有若干个所述保压载台;吸盘组件,其包括分别滑动连接到所述第二导轨的上料吸盘和下料吸盘。
优选的是,所述检测机台还包括与若干个所述保压载台一一对应的若干个所述第一导轨以及所述保压头。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充气孔包括:横孔,其从所述保压头侧边水平深入;竖孔,其连通到所述横孔下方;所述竖孔的下方对准所述双极板的密封圈。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充气孔与所述第二充气孔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充气管分别连通保压载台上的第一充气孔以及保压头上的第二充气孔以通入气体,进而检测双极板的密封圈与极板构成的腔体内的压力是否有衰减,从而同时判断双极板两个面的气密性是否密封良好,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保压载台滑动连接到第一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保压头贴合双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图2(b)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检测机台;
11-保压载台;12-第一充气孔;13-第一导轨;14-第二导轨;
15-上料吸盘;16-下料吸盘;17-双极板;171-密封圈;
20-保压头;21-第二充气孔;211-横孔;212-竖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希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希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6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