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冷却的电池钢壳冲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6456.1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8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蒋冬青;陆建平;陆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邦达新型电池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6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7 | 代理人: | 杜兴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冷却 电池 钢壳冲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钢壳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冷却的电池钢壳冲延机构。
背景技术
电池钢壳连冲生产中,在冲压之前需要对钢片上油,达到降温和充分润滑的作用,避免模具与钢片之间发生刚性摩擦而导致划痕。冲压过程中钢片进拉伸挤压延展会释放热量,由于冲压动作必然导致芯棒和钢壳温度的不断上升,不仅影响芯棒的使用寿命,还会导致润滑油的汽化,进而导致润滑油消耗量的增加。
改进的技术方案如CN1582206A所述的,在冲杆内部设置有可封闭的回流流道,流道中通入低温介质对冲杆进行冷却,并通过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以调节冷却介质的进料温度和流速。上述结构更适用于直径较大的冲杆,对于电池钢壳冲杆来说,可回流的通道会导致冲杆的各部分机械强度不一,长时间使用后会存在局部断裂的风险。而且,高速冲压过程中,电池钢壳表面的热量需要经过电池钢壳—冲杆固固热传递和电池钢壳—润滑油—冲杆的固液固热传递,换热效率不理想。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电池钢壳冲延机构进行结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的快速冷却的电池钢壳冲延机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冷却的电池钢壳冲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冲杆座、凹模座、冲杆和凹模,冲杆座位于凹模上方,冲杆通过升降机构与冲杆座连接,凹模顶端设置有用于夹持电池钢壳的夹具,冲杆内设置有通孔;通孔与冲杆的轴向一致,或者通孔的下段与冲杆的下段一致;通孔的一端与冲杆悬空端面齐平,通孔的另一端通过气管与引风件或鼓风件连接。
冲杆退出电池钢壳的过程中,引风件通过冲杆中的通孔排气,生产环境中的气体经由冲杆和钢壳之间的间隙进入冲杆中,带有钢壳和冲杆中的热量,而鼓风件通过冲杆中的通孔进气,进气依次经通孔、冲杆底面与电池钢壳底面之间的空腔以及冲杆侧面与电池钢壳侧面之间的间隙,排到生产环境中,不仅能够带走冲杆和钢壳的热量,还有助于冲杆的退出。
为了保证冲杆各段的机械性能一致,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通孔的中心轴与冲杆的中心轴相重叠。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为,冲杆内设置有至少三个通孔,所述通孔在冲杆的中心轴周向均匀分布;或者其中一通孔与冲杆的中心轴相重叠。等端面积的多个通孔与单个通孔相比,通孔对冲杆的机械性能影响更小。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多边形和多边弧形中的一种。正多边形可以为凸多边形或凹多边形和凸多边形,多边弧形也可为凹多边弧形和凸多边弧形。
为了增加固气两相的换热面积,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通孔为螺纹孔。
通孔的另一端可以设置在冲杆的顶端,也可以设置在冲杆的侧面,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升降机构为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与冲杆座固定连接,冲杆的侧面设置有配合槽,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件和配合槽与冲杆固定连接。
为了保证延长冲杆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通孔的另一端位于配合槽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该快速冷却的电池钢壳冲延机构结构简单,通过在冲杆中设置与鼓风件或引风件相连通的通孔,利用鼓风或者引风带走冲杆和钢壳的热量,与现有技术中的内冷冲杆相比,冲杆的机械性能影响较小,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快速冷却的电池钢壳冲延机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冲杆的悬空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冲杆的悬空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冲杆座;2、凹模座;3、冲杆;4、凹模;5、夹具;6、通孔;7、气管;8、引风件;9、液压缸;10、配合槽;11、鼓风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实施例1的快速冷却的电池钢壳冲延机构,包括冲杆座1、凹模座2、冲杆3和凹模4,冲杆3座位于凹模4上方,冲杆3通过升降机构与冲杆座1连接,凹模4顶端设置有用于夹持电池钢壳的夹具5,冲杆3内设置有通孔6;通孔6与冲杆3的轴向一致;通孔6的一端与冲杆3悬空端面齐平,通孔6的另一端通过气管7与引风件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邦达新型电池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邦达新型电池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6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机构在连续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壁厚减薄的电池钢壳拉伸模具及级进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