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TCD后循环微栓子监测探头固定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7182.8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6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忠;金婧;钟镝;李国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忠 |
主分类号: | A61B50/22 | 分类号: | A61B50/2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cd 循环 栓子 监测 探头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TCD后循环微栓子监测探头固定架。
背景技术:
国内外研究针对后循环微栓子监测现采用二种方法:一、以头架固定于双侧颞骨,通过颞窗探测大脑后动脉(PCA);二、将头架旋转90°固定于头部,通过枕窗探测基底动脉(BA)。临床工作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患者经颞窗PCA探测不佳;由于头架非后循环监测专用头架,旋转后与颅骨贴合不佳、受力不好,可应用性差等缺点。目前尚无针对后循环微栓子监测所设计的专用探头固定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CD后循环微栓子监测探头固定架。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TCD后循环微栓子监测探头固定架,其组成包括:可调下颚固定带和检测探头固定架,所述的检测探头固定架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固定架和一个竖直结构的调节架一体成型,所述的检测探头固定架的中间为通孔结构,所述的通孔内插入有所述的检测探头,所述的固定架的外侧一端为矩形结构与两个半圆结构组成的通孔二,所述的调节架的上部设置有通孔三,所述的通孔三通过调节旋把与头架连接,所述的通孔二通过螺栓组件与固定带连接。
所述的TCD后循环微栓子监测探头固定架,两个所述的固定架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所述的调节架与其中一个所述的固定架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以头架旋转90°为基础设计,并结合工科中的力学原理和医疗中现以应用固定支架的优缺点。在TCD后循环微栓子监测的头架设计进行首次创新性地研究。TCD后循环微栓子监测探头的设计,提高后循栓子监测的可行性,从而加强后循环脑缺血性疾病的病因检测,并且由于微栓子对脑梗死具有判断预后作用,今后可以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开展栓子监测的常规检查,进行病情转归、复发和再发风险的评估,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和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后循环微栓子监测探头的设计,能够增强监测的可操作性及准确性,增加患者的配合度,便于今后微栓子监测的全面发展。在医疗诊治、科学研究、流行病学分析等科教研多方面都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TCD后循环微栓子监测探头固定架,其组成包括:检测探头和检测探头固定架1,所述的检测探头固定架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固定架2和一个竖直结构的调节架3一体成型,所述的检测探头固定架的中间为通孔4结构,所述的通孔内插入有所述的检测探头,所述的固定架的外侧一端为矩形结构与两个半圆结构组成的通孔二5,所述的调节架的上部设置有通孔三6,所述的通孔三通过调节旋把与头架连接,所述的通孔二通过螺栓组件与固定带连接。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TCD后循环微栓子监测探头固定架,两个所述的固定架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所述的调节架与其中一个所述的固定架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实施例3:
随着微栓子学说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中的广泛认可,前循环中微栓子监测技术及应用得到了极大发展,后循环监测中特殊的实践操作难题限制了其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忠,未经李国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71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