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式拉门自动回归位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7340.X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6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柯宗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宗正 |
主分类号: | E05F1/16 | 分类号: | E05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门 自动 回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于一种吊式拉门自动回归位的结构,尤指一种吊式拉门上端的上滑轨具有一弹性自动回复归位的控制结构装置,以其涡片弹簧的卷复弹力的拉复力,而达到拉门自动回归位的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按,往昔传统习有之拉门自动回复归位结构方式,大抵采用拉伸弹簧的拉伸及复伸归位的结构,因其拉伸归位需以拉门归位的距离而设置拉伸弹簧的长度,该拉门的回复距要考虑拉伸弹簧拉门开启距及弹力等多方因素而设置拉伸弹簧的长度,此种结构方式,有如下的缺失:1.拉伸弹簧须设置较长,而影响装设拉门的空间,致使施工上较为麻烦,为其缺失之一。2.拉伸弹簧的拉伸弹力为一定的弹力,为不可调式,所以造成拉伸弹簧的拉力不是太紧,就是太松之缺点,为其缺失之二。3.因为拉伸弹簧结构方式不可调,所以在弹力疲乏下,拉门欲归位时,有关门不完全的问题,为其缺失之三。4.拉伸弹簧长久使用容易弹力疲乏,所以拉门欲归位有关门不完全的问题,因此该拉伸弹簧需要常换新,以保持回复的拉力,因而造成维修的成本,为其缺失之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传统有居家拉门或装潢隔间拉门的结构方式,实不适合现今时下所能接受的空间利用设计者,为此,本创作人针对上述所举未达到完善的传统有拉门或隔间拉门结构所造成的诸多缺失问题,再以多年专业从事是项装潢隔间用零组件的专业制造的实务经验,是才不断地钻研,并实物制作加以屡次试作改良,最后终于创作出本创作吊式拉门自动回归位的结构,期能解决上述传统有的缺失,进而使装潢隔间拉门具有自动回归位和空间隐密性装设的功效目的。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式拉门自动回归位的结构,主要在于藉由一涡片弹簧的弹性自动回卷复归位的作用,以涡片弹簧卷复的弹力而拉回开启的拉门,做自动回归位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中心销轴的六角头被一U型弹簧片压掣定位以控制涡片弹簧具有六段的卷复拉力的调整,可得到吊式拉门自动回归位的拉复力具有六段的调整控制,进而达到拉门的开启拉力可为轻盈的操作及具完全回归位关门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依上述次要目的的功用外,其不仅可为拉门开启力的六段调整控制外,另可使涡片弹簧在长久使用的卷复弹力或有疲乏下,多多少少会使拉门的自动回归位拉力递减时,此时,即可调整控制使涡片弹簧卷复力作紧度的调整,进而使拉门的自动回归位的弹力得到较久利用性的功效。
由上述目的可以看出,有关本实用新型吊式拉门自动回归位的结构,其所以能达成拉门既可自动归位又可调整控制回复的弹性力及回复弹力具有多段式调整的功效,其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结构特征,现在举一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的详细说明于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立体示意图;
图2为第一图的后视和俯视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平面剖示图;
图5为第二图的平面剖示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面示意图。
图中:
(1)滑轨(2)滑轮座组
(3)弹力拉回控制机构座(4)螺丝
(30)方形盒体 (301)贯孔
(302)凸卡扣耳(303)穿孔
(304)套环(305)螺穿孔
(31)圆形转轮座 (310)凹槽
(311)凸形座(3110)齿型凸部
(3111)螺孔 (312)盖板
(3120)穿孔 (313)中心孔
(32)绳索 (5)螺丝
(33)销轴 (330)纵切沟
(331)六角头(34)涡片弹簧
(35)U形簧片(6)螺丝
(36)ㄈ形衔接固定片 (7)螺丝
(8)橡质垫(80)U形沟
(10)拉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宗正,未经柯宗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73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稠密光流估计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吊式拉门体自动回归位的缓速补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