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波消融用注水隔离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7798.5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4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蒋骁;吴鹏西;周锋盛;陈俊;丁炎;刘波;周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8 | 分类号: | A61B18/1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静 |
地址: | 214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消融 注水 隔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消融手术时使用的辅助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微波消融用注水隔离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波消融是一种微波热凝固治疗肿瘤的技术,其采用超声或CT引导定位,将微波消融针经皮穿刺直接插入癌灶内部,通过微波功率辐射升温至50摄氏度以上并保持一段时间,致使该区域的肿瘤组织凝固、变性、永久性死亡,形成一个边界清晰的类球状凝固坏死区,达到原地灭活癌变组织的目的。微波消融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无毒副作用、病人痛苦少、费用较低等。与传统的热疗、放疗等疗法相比因其是对肿瘤直接产生摧毁作用,故更易达到类似外科手术的根治性效果。与许多新型手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明显,无溅射,无炭化,无粘连,无组织灼焦的臭味及雾气,愈合时间短等优点。
在目前的临床应用中,消融时微波消融针1会产生高热,在消融紧贴胃肠道的肝脏2肿瘤时(如图1所示),微波消融针1产生的高热容易损伤紧贴肝脏周边的胃肠道3,严重者可导致患者胃肠道穿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微波消融用注水隔离针,其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实际使用效果好,安全性高。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微波消融用注水隔离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体,所述穿刺针体为空心结构,在穿刺针体内部靠近前端位置设有隐蔽水囊袋,在穿刺针体内设有注水管道,所述注水管道前端与所述隐蔽水囊袋连通,注水管道后端连接有注水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水管道和隐蔽水囊袋能够在穿刺针体内部轴向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刺针体内设置有引导针体,所述引导针体外径尺寸与穿刺针体内径尺寸相匹配,穿刺针体能够沿着引导针体轴向移动,所述注水管道和隐蔽水囊袋设置在引导针体内,引导针体前端边口采用圆滑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水管道上设有刻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刻度的起点位于注水接头与注水管道的交界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水接头配有密封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盖与注水接头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水管道采用医用橡胶管或医用PVC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隐蔽水囊袋采用医用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可以通过注水使隐蔽水囊袋充盈成球状,以阻隔肝脏与紧贴肝脏的胃肠道,防止微波消融针产生的热量灼伤临近的胃肠道,提高消融紧贴胃肠道的肝肿瘤安全性,实际使用效果好,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目前临床上实施微波消融手术的操作情况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操作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微波消融用注水隔离针主要由穿刺针体4、引导针体5、注水管道6、注水接头7、密封盖8和隐蔽水囊袋9等组成。
如图2~图4所示,所述穿刺针体4为空心结构,在穿刺针体4内部靠近前端位置设有隐蔽水囊袋9,在穿刺针体4内设有注水管道6,所述注水管道6前端与所述隐蔽水囊袋9连通,注水管道6后端连接有注水接头7。
使用时,先将注水隔离针穿刺肝脏2达到需要隔离的部位,注水接头7连接注射器,通过注射器注水使隐蔽水囊袋9充盈成球状,以阻隔肝脏2与紧贴肝脏2的胃肠道3,防止微波消融针1产生的热量灼伤临近的胃肠道3,提高消融紧贴胃肠道3的肝肿瘤安全性。
由于穿刺针体4前端一般比较尖锐,隐蔽水囊袋9充水膨胀后,可能会有被穿刺针体4尖端刺破的风险,起不到隔离作用,为此本实施例采用了如图2~图4所示的优化设计,即将注水管道6和隐蔽水囊袋9设计成能够在穿刺针体4内部轴向移动的形式。这样,在穿刺到位后【隐蔽水囊袋9到达了需要隔离的部位】,将穿刺针体4后撤一定距离,同时保持注水管道6不动,使隐蔽水囊袋9留在原位,再通过注射器注水使隐蔽水囊袋9充盈成球状,这样就避免了隐蔽水囊袋9充水膨胀后被刺破的风险。在手术完成后,先将隐蔽水囊袋9中的水抽出,再向前移动穿刺针体4,将隐蔽水囊袋9重新纳入其中,然后一起拔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77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心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机
- 下一篇:一种激光治疗手具的调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