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芯耐火同轴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7821.0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1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祥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295;H01B9/04;H01B11/18;H01B7/17;H01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9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火 同轴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芯耐火同轴电缆,属于通信设备同轴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同轴电缆通常为单芯结构,其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中心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护套层。在使用过程中,当多路电缆并行时,需要分别放线、分别与连接器连接,不仅安装操作麻烦,并且多根并行的电缆与连接器进行连接时难以对接头进行有效密封,不能适应户外使用的要求。
现有一种将多根单芯同轴电缆包覆在一个外护套层中的多芯同轴电缆结构,其结构是将多根单芯同轴电缆围绕着一根圆柱形的中心假体呈梅花形排布,在最外围再包覆一层外护套层。这种结构的多芯同轴电缆虽然能够简化电缆的铺设,但其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中心假体一般采用塑料材料,其强度不高,使得制造过程中不易连续成型,增加了制造难度,在使用过程中也易于断裂,影响了整个电缆产品的品质;多芯电缆往往为用于建筑物中,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在人员撤离建筑物的危急时刻,仍然需要闭路电视或监视系统等电路系统保持工作,然而现有的电缆耐火阻燃性能差,一旦失火意外发生,闭路电视或监视系统就失灵了,无法保护生命或指引消防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铺设方便、阻燃性能好的多芯耐火同轴电缆。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芯耐火同轴电缆,包括多根围绕中心假体布置的缆芯和包裹缆芯的护套,每根缆芯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外护层,所述中心假体为树脂;所述缆芯和护套之间填充有填充绳;所述缆芯的绝缘层和屏蔽层之间设有云母带一,所述屏蔽层和外护层之间设有云母带二。
采用树脂作为中心假体,可以在电缆弯曲布置时,通过变形吸收电缆所受到的弯曲压力,有效提高电缆的可挠性。云母带一和云母带二具有阻燃性,双重保护,在发生火灾时可以有效地对电缆进行防火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假体内嵌有金属丝,可增强电缆整体的弯曲耐久性。
进一步地,所述缆芯的内导体和绝缘层之间还设有聚乙烯覆盖层。聚乙烯覆盖层可以在失火早期,温度还没有非常高的时候就可熔化形成流体层,完全包裹在内导体外,对内导体进行一个全面的保护,同时给予了内导体一个纵向变形的空间,提高了电缆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进一步地,所述云母带一为合成云母带,所述云母带二为金云母带。合成云母带阻燃效果好,但是成本高,作为电缆的内层保护;金云母带阻燃效果一般,但是成本低,作为电缆的外层保护,两者结合,阻燃效果好的同时,相对成本较低,搭配合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弯曲刚性低,弯曲耐久性好,可挠性高,安装布设简单方便;阻燃性好,在发生火灾时可以有效地防止电缆被一下子烧坏而导致后期救援工作遭到耽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缆芯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中心假体,2为缆芯,3为护套,4为金属丝,5为填充绳,6为内导体,7为聚乙烯覆盖层,8为绝缘层,9为云母带一,10为屏蔽层,11为云母带二,12为外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包括五根围绕中心假体1布置的缆芯2和包裹缆芯的护套3。
中心假体1为由肖氏(A)硬度50度的硅树脂构成的硅管状。中心假体1内嵌有金属丝4,可增强电缆整体的弯曲耐久性。
在缆芯和护套之间填充满填充绳5。填充绳5是采用非开网聚丙烯撕裂材料,这样可以降低材料的热容系数。
护套3由耐磨型聚乙烯材料组成,厚度平均不小于4.5毫米,护套3厚度最薄处不小于4.5毫米。这样提高了电缆的耐磨性能,降低了由于电缆护套3受点状外力和面状外力造成破损所引起的各种安全事故。
每根缆芯2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导体6、聚乙烯覆盖层7、绝缘层8、云母带一9、屏蔽层10、云母带二11和外护层12。其中,云母带一9为合成云母带,云母带二11为金云母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祥电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祥电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78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电子音乐教学的黑板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教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