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互感器磁芯内应力消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8405.2 | 申请日: | 201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9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丁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君华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2 | 分类号: | H01F41/02;C21D1/30;C21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8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感器 内应力 消除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互感器非金合金磁芯材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互感器磁芯内应力消除设备。
背景技术
采用非晶合金带材绕制磁芯是目前互感器磁芯较为先进的制备方法,非晶合金带材通常采用单辊快淬法来进行制备:首先需要将非晶合金带材投入到熔炉中进行熔融煅烧,然后将充分融合的非晶合金溶液浇向快速旋转且表面温度较低的冷却辊上,熔融的非晶合金材料接触冷却辊后迅速冷却形成非晶合金带材,将非晶合金带材卷绕后,再通过真空退火处理去除内应力,通常的非晶合金互感器磁芯的退火工艺为在350~420℃下加热0.5~2小时,即可获得非晶合金互感器磁芯产品。
由于真空退火炉既要实现保温性能又要实现真空性,因此真空退火炉难以与外界进行热量的快速交换,常规的真空退火炉在需要进行保温时,通常需要预判余热保持的时间,难以快速有效地控制降温的速率,给非晶合金材料的退火作业造成了较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互感器磁芯内应力消除设备,能够便捷地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对退火中的非晶合金材料的快速降温或缓慢降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互感器磁芯内应力消除设备,包括用于热处理磁芯且位置固定设置的真空加热封闭腔室,所述真空加热封闭腔室为圆管形结构,且所述真空加热封闭腔室的轴向水平设置;还包括套装在所述真空加热封闭腔室外且可以沿着所述真空加热封闭腔室的轴向运动的磁芯移动加热炉、以及设置于所述真空加热封闭腔室底部的磁芯冷却鼓风机,且所述磁芯冷却鼓风机设置于所述磁芯移动加热炉的外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芯冷却鼓风机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磁芯冷却鼓风机的轴向均竖直设置,若干个所述磁芯冷却鼓风机共线排列在所述真空加热封闭腔室的正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真空加热封闭腔室的轴向两端分别为固定安装端和密封加热端,所述固定安装端和所述密封加热端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保温盖板,所述磁芯移动加热炉的轴向两端分别为中部加热端和端部加热端,所述端部加热端的端壁上设置有供所述密封加热端穿过的封闭腔室穿过孔,所述环形密封保温盖板的外径大于所述封闭腔室穿过孔的内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真空监测压力表、真空抽气机和真空抽气管,所述真空监测压力表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端,所述真空抽气管一端连接所述真空抽气机,所述真空抽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安装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互感器磁芯内应力消除设备,能够便捷地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对退火中的非晶合金材料的快速降温或缓慢降温,从而有利于更为精准地控制非晶合金材料的微观结构即产品电磁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互感器磁芯内应力消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互感器磁芯内应力消除设备,包括用于热处理磁芯且位置固定设置的真空加热封闭腔室10,所述真空加热封闭腔室10为圆管形结构,且所述真空加热封闭腔室10的轴向水平设置;还包括套装在所述真空加热封闭腔室10外且可以沿着所述真空加热封闭腔室10的轴向运动的磁芯移动加热炉20、以及设置于所述真空加热封闭腔室10底部的磁芯冷却鼓风机30,且所述磁芯冷却鼓风机30设置于所述磁芯移动加热炉20的外部。优选地,所述磁芯冷却鼓风机30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磁芯冷却鼓风机30的轴向均竖直设置,若干个所述磁芯冷却鼓风机30共线排列在所述真空加热封闭腔室10的正下方。所述真空加热封闭腔室10的轴向两端分别为固定安装端11和密封加热端12,所述固定安装端11和所述密封加热端12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保温盖板13,所述磁芯移动加热炉20的轴向两端分别为中部加热端21和端部加热端22,所述端部加热端22的端壁上设置有供所述密封加热端12穿过的封闭腔室穿过孔23,所述环形密封保温盖板13的外径大于所述封闭腔室穿过孔23的内径。还包括真空监测压力表14、真空抽气机15和真空抽气管16,所述真空监测压力表14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端11,所述真空抽气管16一端连接所述真空抽气机15,所述真空抽气管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安装端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君华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君华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84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