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堤岸管廊一体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8416.0 | 申请日: | 201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7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奎;高学珑;夏昌;林明波;刘丽英;黄贝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吴志龙 |
地址: | 350108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堤岸 管廊一 体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堤岸管廊一体式结构。
背景技术
河道堤岸的类型和形式主要有:重力式(相应的建筑材料有:土、石、砌块)、钢筋混凝土(L形,其中竖墙可以是平板形也可以是肋板形)和悬臂桩型。重力式堤岸是重力式结构,主要依靠墙身自重来保证岸壁稳定,抵抗墙背土压力;钢筋混凝土堤岸则依靠其自身刚性结构,将墙背土压力传递至墙下基础;悬臂桩型堤岸也是依靠其自身刚性结构,将墙背的主动土压力传递至墙面(被动土压力)。上述三种河道堤岸类型,无一例外的都只有单一挡土(水)功能,且各自缺陷明显:重力式堤岸体量大、重量重,相应的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钢筋混凝土整体性不高;悬臂桩型隔绝了河道内外生态交流等。
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综合管廊,本文简称管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燃气、供热、通信、给水排水等各种工程管道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管廊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环境景观要求高的城市区域是管廊路由选择的重要指标,如城市广场、景观走廊、景观大道、城市门户区域等。在这些区域建设管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老城区建设管廊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周边一般为现状高密度区,施工建设影响居民生活、商业气氛和城市交通等;旧城区地下管线交错密集,如果单独修建管廊,牵一发而动全身,工程浩大;由于前期缺乏统一规划,与现状排水管渠竖向上协调工作大。管廊铺设成本要高于各类管线独立直埋的成本,但从长远看可以节省增设、改造管线需要重复开挖道路的费用及因此造成的影响,并且延长管线的使用寿命,由此带来的效益远大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城市内河堤岸采用的挡墙型式形体粗笨,占用大量而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且功能、形式单一。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堤岸管廊一体式结构,包括河床两旁用作堤岸的管廊,所述管廊内设有沿河道延伸方向的用于铺设工程管道的管廊腔室,所述管廊腔室下方设有独立设置的截污渠,所述截污渠设有与城市排水管联通的进流口、和河道联通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处设有用于封堵溢流口的闸门。
进一步的,所述管廊腔室设有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管廊腔室内壁设有用于架设管路的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管廊下方设有支撑桩。
进一步的,所述管廊上表面铺设有步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管廊与堤岸结合改变了传统实体结构,节省土地资源,不重复建设,节省造价,性能稳定、耐久性高、可靠性好。
(2)比传统重力式实体结构重量轻,对地基要求低。
(3)没有割裂河道内外生态交流,生态性好。
(4)功能性强,景观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10-管廊、110-迎水面、20-管廊腔室、210-支撑架、30-截污渠、40-支撑桩、111-溢流口,112-阀门,100-河床,101-步道,102-城市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堤岸管廊一体式结构,包括河床100两旁的管廊10,按传统设计方法分析确定所在河道的管廊10的截面参数,即高、宽、埋置深度等。
所述管廊10内设有沿河道延伸方向的管廊腔室20,所述管廊腔室20内布设有电力、燃气、供热、通信、给水排水等各种工程管道。
实际设计中,分析所在区域管网需求,确定管廊截面形式,管廊腔室20能设有一个或多个。
为了更好地布设管廊腔室内输水、电力、通讯等不同管路,管廊腔室内壁设有用于架设电力管路或通讯管路的支撑架210,所述支撑架210可根据需要设有多个,而输水或排水管路则设置于管廊腔室20的下部。
所述管廊腔室20下方设有独立设置的截污渠30,所述截污渠30设有与城市排水管102联通的进流口,所述迎水面110上设有与截污渠联通的溢流口111,所述截污渠30内设有封堵溢流口111防止倒灌的阀门112。截污渠30日常可实现将城市排污与河道隔离开以防止污水进入城市内河道,而当雨天城市雨水排入截污渠30时,打开阀门112,将水排入河道。具体设计时,沿截污渠30隔一定长度还可设置排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8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板式河道临时导流坝
- 下一篇:一种耐压挡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