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清水池塘中养殖滤食性鱼类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8703.1 | 申请日: | 201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3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蒋礼;吕光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1/10;A01K61/20;A23K50/80;A23K10/22;A23K10/26;A23K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水 池塘 养殖 食性 鱼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清水池塘中养殖滤食性鱼类的系统。
背景技术
滤食性鱼类是利用其鳃鲃滤食水中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细菌凝聚体等小型颗粒食物的一类鱼的总称,鲢、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鲢主要滤食浮游植物,鳙主要滤食浮游动物,也滤食有机碎屑、细菌凝聚体及大型浮游植物群体等。传统的池塘养殖方式都是采用肥水养鱼的办法,也就是直接向池塘中施用无机肥、有机肥以培养浮游生物作为鱼的饵料,这种养殖方式虽然成本底,但由于水太肥,水呼吸耗氧量高,水质很容易恶化甚至于泛池,并且所养出的鱼往往带有泥腥味,品质较差,价格低廉。近年来也有采用生物有机肥或商品饲料喂养的,但成本相对较高,并且水依然较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鱼的需求越来越大,某些天然水域养出的鳙鱼的价格是普通鳙鱼价格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微滤机是一种截留细小悬浮物的微孔筛网过滤器,其结构精巧,占地面积小,并且在过滤的同时,可以通过转鼓的转动和反冲水的作用力,使微孔筛网得到及时的清洁,可持续过滤,具有能耗低、效率高、操作及维护简便等特点,在循环水养殖中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清水池塘中养殖滤食性鱼类的系统,克服了肥水养鱼的弊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清水池塘中养殖滤食性鱼类的系统,包括浮游生物培养池、浮游生物采集装置和滤食性鱼类养殖池,所述浮游生物培养池的一角通过过滤网隔离形成浮游生物采集区,所述浮游生物采集区经浮游生物采集装置与滤食性鱼类养殖池连通。
进一步,所述浮游生物采集装置包括微滤机、水泵、阀门和管道。
进一步,微滤机的筛网孔径为60~80目。
进一步,所述过滤网为孔径为0.5~0.8厘米的塑料网片。
进一步,所述浮游生物培养池面积为滤食性鱼类养殖池面积的10~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系统将浮游生物的培养和滤食性鱼类的养殖分开,用微滤机把浮游动物从培养池中过滤出来投放到养鱼池中,解决了滤食性鱼类养殖中饵料与水质之间的矛盾问题,并且投放到养鱼池中的枝角类本身就具有净化水的功能,这样养出来的鱼生活环境好,吃的是用农家肥培养出来的鲜活饵料,长得快,品质高,完全可以达到有机食品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在清水池塘中养殖滤食性鱼类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浮游生物培养池、2-浮游生物采集装置、3-滤食性鱼类养殖池、4-浮游生物采集区、5-水泵、6-反冲洗水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在清水池塘中养殖滤食性鱼类的系统,包括浮游生物培养池1、浮游生物采集装置2和滤食性鱼类养殖池3。浮游生物培养池1为长方形,面积为滤食性鱼类养殖池3的10~20%,深度为1.5米左右。浮游生物培养池1的一角设有浮游生物采集区4,所述浮游生物采集区4可以用孔径为0.5~0.8厘米左右的塑料网片和一定强度的立柱围成,所述塑料网片的作用是让浮游生物自由通过而杂物不能通过。
浮游生物采集装置2包括微滤机、水泵、阀门和管道,所述微滤机的筛网孔径为60~80目,主要用于采集浮游生物培养池中所培养的浮游动物,水泵的进水口连接微滤机转鼓下面的集水池,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浮游生物培养池1,出水口位置设在浮游生物采集区4的对面。浮游生物培养池1一般修建在滤食性鱼类养殖池的附近,其水位比滤食性鱼类养殖池高1~2米,以便浮游生物培养区内的水可以直接流入微滤机,经微滤机的筛网过滤后,滤液进入集水池,并通过水泵抽回浮游生物培养池1中循环利用;微滤机分离出来的浮游生物可以随反冲洗水流进入滤食性鱼类养殖池中作为鱼的饵料,反冲洗水的水源一般为渔场蓄水池中的清水,反冲洗水量一般为过滤水量的1~3%。滤食性鱼类养殖池3的面积和水深可以根据所养殖的滤食性鱼类的品种和生产规模等实际情况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87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于鱼类生理参数测定的实验装置
- 下一篇:寒带鱼智能运鱼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