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电芯及包含该电池电芯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0124.6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1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昌松;沈玲;邓义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51908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包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电芯及包含该电池电芯的电池。
背景技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便携设备日新月异。智能便携设备大多离不开对聚合物电池的依赖,为保证续航,人们对设备电池电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电芯能量密度的提升已遭遇瓶颈,而更高的容量无法做到快速提升,故只能用更快的充电速度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市场证明快速充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
目前传统聚合物电池充电倍率达到3C以上时充电速度很难再有明显提升,且电池本身发热大。要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从电池结构着手解决。
传统聚合物电芯采用一个正极耳和一个负极耳引出(如图1所示),其充电过程为:电流I从极耳1流入,并从极片2头部一直作用到尾部(如图2所示)。该过程反应时间长,大倍率充电电流情况下容易导致积锂或嵌锂不足。另外,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在大倍率电流充电时往往电芯内阻大,发热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在大倍率电流充电时所存在的电芯内阻大、发热严重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电芯及包含该电池电芯的电池,降低了电芯内阻,从而可以实现更大倍率电流充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电芯,包括卷芯、至少两个正极耳以及至少两个负极耳,且所述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耳的数量相同,所述正极耳均与所述电芯的正极片连接且外露于所述卷芯,所述负极耳均与所述电芯的负极片连接且外露于所述卷芯。
可选地,所述正极耳与所述电芯的正极片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卷芯一端,以及,所述负极耳与所述电芯的负极片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卷芯的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正极耳与所述电芯的正极片的连接位置和所述负极耳与所述电芯的负极片的连接位置均位于所述卷芯中间,或者,所述正极耳与所述电芯的正极片的连接位置和所述负极耳与所述电芯的负极片的连接位置均位于所述卷芯同一侧。
可选地,所述正极耳均与所述电芯的正极片焊接,所述负极耳均与所述电芯的负极片焊接。
(一)可选地,位于所述卷芯中间层一侧的一个以上正极耳与位于所述卷芯中间层另一侧的一个以上正极耳交错设置;或者,位于所述卷芯中间层一侧的一个以上负极耳与位于所述卷芯中间层另一侧的一个以上负极耳交错设置。
所述电池电芯还可以包括包裹于所述卷芯外的绝缘覆膜,所述绝缘覆膜覆盖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且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外露于所述绝缘覆膜。
(二)可选地,位于所述卷芯中间层一侧的一个以上正极耳与位于所述卷芯中间层另一侧的一个以上正极耳相对设置;或者,位于所述卷芯中间层一侧的一个以上负极耳与位于所述卷芯中间层另一侧的一个以上负极耳相对设置。
所述电池电芯还包括包裹于所述卷芯外的绝缘覆膜,所述绝缘覆膜覆盖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且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外露于所述绝缘覆膜。
相对设置的所有正极耳在所述绝缘覆膜引出处叠加,相对设置的所有负极耳在所述绝缘覆膜引出处叠加,且所述正极耳与所述正极耳两两之间设置有绝缘膜,所述负极耳与所述负极耳两两之间设置有绝缘膜。
可选地,所述电池电芯的正极耳包括第一正极耳和第二正极耳,所述电池电芯的负极耳包括第一负极耳和第二负极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芯以及与所述电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连接的至少两个充放电保护电路,其中,一个所述充放电保护电路与一个正极耳、一个负极耳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可单独对任意一对极耳(即一个正极耳、一个负极耳)进行充放电,也可以同时采用两组以上不同的电流分别对两对以上极耳进行充放电。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电芯由于采用了至少两个正极耳以及至少两个负极耳,降低了电芯内阻,减少了大电流带来的发热损耗,从而可以满足更大倍率电流充电的要求,实现更快速的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聚合物电芯示意图,其中图1中的(a)为未包覆绝缘膜的电芯示意图,图1中的(b)为包覆绝缘膜后的电芯示意图;
图2为传统聚合物电芯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中的(a)和(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电芯示意图,图3中的(c)和(d)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电芯示意图;其中图3中的(a)为未包覆绝缘膜的电芯示意图,图3中的(b)为包覆绝缘膜后的电芯示意图;图3中的(d)为未包覆绝缘膜的电芯示意图,图3中的(c)为包覆绝缘膜后的电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电芯的工作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01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用电解液注液装置
- 下一篇:动力电池热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