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1435.4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3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7/06 | 分类号: | B62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婴儿 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
背景技术
婴儿推车是婴儿的“交通工具”,需要有人协助推着或者拉着才能走的小车。根据宝宝的成长、使用用途,婴儿推车又可以分成很多种类,如:双胞胎婴儿推车、高景观婴儿推车、遮阳蓬婴儿推车等;主要是依照载重量为标准,一般测试标准为九到十五公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携带婴儿外出旅游或者游玩的几率越来越高,因此可以快速折叠的、便携式的折叠式婴儿推车应运而生。
现有婴儿推车的折叠关节一般包括前支架组件、后支架组件以及推杆组件,折叠收拢时大多通过下压推杆组件使其收拢于前支架组件或后支架组件的一侧,但现有车架结构较为单一,不够新颖,而且连动杆件较多,折叠时容易产生干涉。而且现有婴儿推车折叠后体积依旧较大,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小体积折叠式婴儿推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以解决现有婴儿推车折叠时连动杆件易发生干涉,以及折叠时体积依旧较大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包括推杆组件、前支架组件、后支架组件,设置在前支架组件前下端的前轮组件,设置在后支架组件后下端的后轮组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销接在推杆组件以及后支架组件上,所述推杆组件下端、后支架组件上端异轴销接在前支架组件上端;
所述推杆组件在翻折并向前支架组件靠拢时,推杆组件带动后支架组件向前支架组件靠拢;
所述推杆组件与前支架组件之间设有锁定机构,用于在所述婴儿推车展开时,对所述婴儿推车锁定。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通过两个销接轴分别与推杆组件和后支架组件销接,所述前支架组件通过两个销接轴分别与推杆组件和后支架组件销接,四个销接轴之间均不同轴。
作为优选,所述的推杆组件包括推杆部分以及推把部分,所述推杆部分与推把部分转动销接,且所述婴儿推车展开时,所述推杆部分与推把部分之间相锁定。
作为优选,所述推杆部分与推把部分之间设有第一锁定机构,并通过所述第一锁定机构相互锁定。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设置有两个,且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前支架组件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折叠式婴儿推车的结构,在折叠婴儿推车时,只需向前下压推杆组件并使推杆组件向前支架组件靠拢,随后推杆组件通过连杆可带动后支架组件向前支架组件靠拢,即可完成整个婴儿推车的折叠,不会发生连动杆件干涉的情况。而且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婴儿推车的体积更小,占用空间更少,可满足人们对婴儿推车小体积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婴儿推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婴儿推车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婴儿推车在折叠推把部分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婴儿推车在折叠推杆部分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婴儿推车完全折叠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
1、推杆组件;2、前支架组件;3、后支架组件;4、前轮组件;5、后轮组件;6、连杆;1-1、推杆部分;1-2、推把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如图1以及图2所示,该折叠式婴儿推车包括推杆组件1、前支架组件2、后支架组件3,设置在前支架组件2前下端的前轮组件4,设置在后支架组件3后下端的后轮组件5,还包括连杆6,其中连杆6的两端分别销接在推杆组件1以及后支架组件3上,推杆组件1下端、后支架组件3上端异轴销接在前支架组件2上端,在推杆组件1与前支架组件2之间设有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该锁定机构用于在婴儿推车展开时,对婴儿推车进行锁定。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锁定机构为现有技术中婴儿推车的常见结构,在此不再对其结构进行赘述,只需能够满足对婴儿推车整车锁定和解锁功能即可。
本实施例的上述推杆组件1在翻折并向前支架组件2靠拢时,推杆组件1可通过连杆6带动后支架组件3向前支架组件2靠拢,并实现对婴儿推车的折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14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路运输货物车辆标志牌及防伪方法
- 下一篇:能检测温度防伪标签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