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1437.3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7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宝;张超军;陈鹏;钟海林;姚督生;石炜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罗星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08 | 分类号: | C08G18/08;C08G18/66;C08G18/42;C08G18/3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沈志良 |
地址: | 314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聚氨酯 树脂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聚氨酯(PU)树脂是由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制成的一种具有氨基甲酸酯链段重复结构单元的聚合物。1937年德国Otto Bayer教授首先发现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化合物进行加聚反应可制得聚氨酯,并以此为基础进入工业化应用,英美等国1945-1947年从德国获得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技术于1950年相继开始工业化。日本1955年从德国Bayer公司及美国DuPont公司引进聚氨酯工业化生产技术。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聚氨酯工业开始起步,近十年发展较快。
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聚氨酯体系,可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皮革涂饰剂、织物整理剂等方面。水性聚氨酯由于具备无毒、价廉、安全、不燃等优点及自身性能的不断提高,表现出巨大的市场前景并有逐步取代溶剂型产品的趋势。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多以自乳化为主,即在聚氨酯大分子中引入-COOH、-S03、-OH、-O-等亲水性基团。但由于这些亲水性基团的存在及聚氨酯树脂本身的一些不足之处,使水性聚氨酯产品在耐水、耐溶剂、耐候等方面表现较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类产品的使用范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聚氨酯材料研究者根据不同树脂之间性质上互补性,采用接枝、嵌段技术将丙烯酸酯、环氧树脂、苯乙烯等树脂引入到水性聚氨酯树脂大分子上,制备出具有交联、核壳、互穿网络结构的复合型树脂,弥补了不同树脂之间性能上的不足。
水性聚氨酯按粒径和外观分可分为聚氨酯水溶液(粒径<0.001微米,外观透明)、聚氨酯水分散体(粒径:0.001-0.1微米,外观半透明)、聚氨酯乳液(粒径>0.1微米,外观白浊)。依亲水性基团的电荷性质,水性聚氨酯可分为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和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其中阴离子型最为重要,分为羧酸型和磺酸型两大类。依合成单体不同水性聚氨酯可分为聚醚型、聚酯型和聚醚、聚酯混合型。依照选用的二异氰酸酯的不同,水性聚氨酯又可分为芳香族和脂肪族,或具体分为TDI型、HDI型等等。依产品包装形式水性聚氨酯可分为单组分水性聚氨酯和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目前,聚氨酯树脂的水性化已逐步取代溶剂型,成为聚氨酯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生产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生产系统,所述生产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和过滤器;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反应釜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第二反应釜的出料口与所述过滤器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第一反应釜上连有若干原料储罐,所述第二反应釜上设有反应水进水口;所述第二反应釜的出料口处设有检测取样口;所述第一反应釜上还设有废气排放口,所述过滤器上设有废渣排放口。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储罐包括聚酯多元醇储罐、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储罐和二羟甲基丙酸储罐;所述的聚酯多元醇储罐、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储罐和二羟甲基丙酸储罐均通过计量泵与所述第一反应釜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排放口通过管道与废气处理装置相连,所述废渣排放口通过管道与废渣处理装置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生产系统,生产投入产出比高,纯度好,废气和过滤残渣等污染物也均进行集中处理,生产过程对环境污染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示意图。
其中,1-第一反应釜;2-聚酯多元醇储罐;3-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储罐;4-二羟甲基丙酸储罐;5-第二反应釜;6-反应水进水口;7-检测取样口;8-过滤器;9-废气排放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生产系统,所述生产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5和过滤器8;所述第一反应釜1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反应釜5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第二反应釜5的出料口与所述过滤器8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第一反应釜1上连有若干原料储罐,所述第二反应釜5上设有反应水进水口6;所述第二反应釜5的出料口处设有检测取样口7;所述第一反应釜1上还设有废气排放口9,所述过滤器8上设有废渣排放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罗星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罗星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1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颗粒降温装置的橡胶添加剂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聚氨酯树脂的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