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氨酯树脂的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1440.5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7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军;石炜刚;钟海林;陈鹏;姚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罗星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08 | 分类号: | C08G18/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沈志良 |
地址: | 314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树脂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氨酯树脂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聚氨酯(Polyurethane Resin,PU)树脂是由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制成的一种具有氨基甲酸酯链段重复结构单元的聚合物。聚氨酯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其主要特征是分子链中含有多个重复的氨基甲酸酯基团,既有橡胶的弹性,又有塑料的强度和优异的加工性能,因其具有橡胶和塑料的双重优点,可以认为是橡胶和塑料优异性能的结合体。
1937年德国Otto Bayer教授首先发现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化合物进行加聚反应可制得聚氨酯,并以此为基础进入工业化应用,英美等国1945-1947年从德国获得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技术于1950年相继开始工业化。日本1955年从德国Bayer公司及美国DuPont公司引进聚氨酯工业化生产技术。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聚氨酯工业开始起步,近十年发展较快。
聚氨酯树脂作为一种具有高强度、抗撕裂、耐磨等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聚氨酯弹性体用作滚筒、传送带、软管、汽车零件、鞋底、合成皮革、电线电缆和医用人工脏器等;软质泡沫体用于车辆、居室、服装的衬垫,硬质泡沫体用作隔热、吸音、包装、绝缘以及低发泡合成木材,涂料用于高级车辆、家具、木和金属防护,水池水坝和建筑防渗漏材料,以及织物涂层等。胶粘剂对金属、玻璃、陶瓷、皮革、纤维等都有良好的粘着力。此外聚氨酯还可制成乳液、磁性材料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氨酯树脂的生产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氨酯树脂的生产系统,所述生产系统主要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第三反应釜、过滤装置、干燥器和粉碎机;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反应釜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第二反应釜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三反应釜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第三反应釜的出料口与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料口相连,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干燥器相连,所述干燥器与所述粉碎机相连;所述第一反应釜上连有若干原料储罐、助剂储罐和反应水进口,所述第二反应釜上连有双氧水储罐,所述第三反应釜上连有第一氢氧化钠溶液储罐和苏打粉储罐。
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器、分散釜和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三反应釜的出料口相连,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固相出料口与所述分散釜的进料口相连,所述分散釜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固相出料口与所述干燥器的进料口相连;所述分散釜上连有第二氢氧化钠溶液储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应釜上的原料储罐包括盐酸储罐、苯胺储罐和硫酸储罐,所述第一反应釜上的助剂储罐包括硫酸铜储罐和硫酸铁储罐;其中,所述的盐酸储罐、苯胺储罐和硫酸储罐均通过计量泵与所述第一反应釜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均设有废水出口,所述的废水出口均连至废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氨酯生产系统生产得到的产品产率高、纯度好,生产过程对环境污染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盐酸储罐;2-第一反应釜;3-苯胺储罐;4-硫酸储罐;5-硫酸铜储罐;6-硫酸铁储罐;7-双氧水储罐;8-第二反应釜;9-第一氢氧化钠溶液储罐;10-苏打粉储罐;11-第三反应釜;12-第一过滤器;13-分散釜;14-第二氢氧化钠溶液储罐;15-第二过滤器;16-干燥器;17-粉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聚氨酯树脂的生产系统,所述生产系统主要包括第一反应釜2、第二反应釜8、第三反应釜11、过滤装置、干燥器16和粉碎机17;所述第一反应釜2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反应釜8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第二反应釜8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三反应釜11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第三反应釜11的出料口与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料口相连,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干燥器16相连,所述干燥器16与所述粉碎机17相连;所述第一反应釜2上连有若干原料储罐、助剂储罐和反应水进口,所述第二反应釜8上连有双氧水储罐7,所述第三反应釜11上连有第一氢氧化钠溶液储罐9和苏打粉储罐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罗星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罗星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14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生产系统
- 下一篇:卤化丁基橡胶装置溶剂余热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