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锥齿轮‑椭圆齿轮偏心轮摇杆组合式宽窄行移栽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1443.9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3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旋;孙良;张国凤;武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椭圆 偏心轮 摇杆 组合式 宽窄 移栽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适合于全自动蔬菜钵苗移栽要求的一种具有取栽一体化特点的锥齿轮-椭圆齿轮偏心轮摇杆组合式宽窄行移栽机构。
背景技术
我国蔬菜种植具有精耕细作的传统,由于人多地少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蔬菜种植需结合我国经济技术条件,走标准化、低成本的发展之路。机械化种植将成为我国蔬菜种植未来发展的另一个主导性技术。
蔬菜插秧机所插秧苗的行间距实行一宽一窄的种植方式,这种植方式利用作物边际优势的增产原理,通过调整插秧的行间距,增加蔬菜通风和光照,从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可以减轻病害,延长叶片寿命,加速干物质积累,达到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目的。
“移栽机构”是蔬菜移栽机工作部件,在旱田移栽机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欧共体蔬菜移栽机的核心工作部件一般由3套或4套装置组成,完成取苗、输送和栽植3个动作,结构复杂、成本高、效率低。为了简化机构,日本研制的蔬菜钵苗移栽机采用了两套机构,将其中取苗和输送装置合二为一,采用了回转和滑道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取秧和输送的复杂动作。但是由于增加了滑道机构,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每分钟只能移栽40次。工作时间久了,滑道易磨损,工作可靠性难以保证。
目前国内应用的移栽机多为人工半自动移栽机械,主要有挠性圆盘式、链夹式、导苗管式和吊篮式等机型。要求操作人员喂苗准确、迅速、不能间断,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导致整机工作效率低下,一般国内移栽机的作业效率只相当于人工的5-15倍,远低于耕整、收获等机械相对于人工作业的效率。高效、轻简化全自动钵苗移栽机是未来大面积移栽作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在取栽一体自动蔬菜移栽机应用方面还是空白,其研究工作刚刚起步。通过文献查新,国内几乎未见有关开展取栽一体全自动蔬菜移栽机自主创新研究方面的文献报导,还缺乏对取栽一体自动移栽机构的工作机理和理论研究,只有对取苗,栽苗分别由去苗机构和栽苗机构自动蔬菜移栽机有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对蔬菜取栽一体式全自动移栽机构的研究和开发基本属于仿造,没有对国外的移栽机进行重大的改进和技术上的突破,而且国外移栽机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且难适应我国的农艺要求,在国内推广难度很大。因此设计一种新型取栽一体全自动蔬菜钵苗移栽机构已成为我国蔬菜种植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应用于全自动蔬菜钵苗取栽一体移栽要求的一种锥齿轮-椭圆齿轮偏心轮摇杆组合式宽窄行移栽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传动箱、主动链轮、链条、中心链轮、中心轴、一级行星轮系、二级上行星轮系、二级下行星轮系、上移栽臂和下移栽臂;中心轴和主动链轮轴均通过轴承支承在传动箱上,固定在主动链轮轴上的主动链轮与固定在中心轴上的中心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两个一级行星轮系对称设置在中心轴两端,一级行星轮系两端通过一级上行星轴和一级下行星轴分别连接二级上行星轮系和二级下行星轮系。
所述的一级行星轮系包括一级齿轮箱、中心椭圆齿轮、一级上行星椭圆齿轮、一级下行星椭圆齿轮、一级上行星轴、一级下行星轴、上偏心轮、上连杆、上摇杆、下偏心轮、下连杆和下摇杆。所述的一级齿轮箱与中心轴端部固定连接;中心椭圆齿轮空套在中心轴上,并与传动箱通过牙嵌式法兰嵌套固定;所述的一级上行星轴和一级下行星轴通过轴承对称支承在一级齿轮箱上;一级上行星椭圆齿轮空套在一级上行星轴上;一级下行星椭圆齿轮空套在一级下行星轴上;所述的中心椭圆齿轮同时与一级上行星椭圆齿轮和一级下行星椭圆齿轮啮合;上偏心轮固定在中心椭圆齿轮上;上摇杆的一端固定在一级上行星轴上;上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上偏心轮和上摇杆的另一端铰接;下偏心轮固定在中心椭圆齿轮上;下摇杆的一端固定在一级下行星轴上;下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下偏心轮和下摇杆的另一端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14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