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旋转隔离固定车辆管线路的扎带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1518.3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6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敬斌;陈培可;陈宇果;李新光;曹桐军;阮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F16L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赵景平,宋少华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隔离 固定 车辆 线路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管线路的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旋转隔离固定车辆管线路的扎带组件。
背景技术
在汽车管线路设计过程中,管线路的走向一般通过管夹或扎带进行隔离或固定,管夹或者扎带一般用于固定管线路或者隔离两个相临的管线路,防止管线路之间在震动作用下产生摩擦,从而避免管路的磨损甚至破裂的风险,在管线路固定中,通常都要将管线路固定在车架上或与车架相连的各种支架上,这会大大增加为了固定而开发的专用支架和开设车架专用孔位的费用。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扎带,图1中采用扎带1将相邻的两个管线路2和3捆扎在一起,该种使用扎带的结构,相邻的两个管线路2和3很容易被磨损,严重影响管线路的使用寿命,增加整车电气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2所示,目前有采用双管夹结构进行两个管线路固定的结构,图2中,不同管径的管夹4和5通过纽带6连接起来,管路7和8分别卡在管夹4和5中,该种结构的管夹虽然解决了管线路磨损的问题,但是管夹4和5只能固定管径与其匹配的管线路,如果把一种管线路固定在其他管径不同的软管或者是线束以及其他支架上面则此管夹就不能使用了,只有重新开发不同种类规格的管夹,导致管夹种类繁多,存在件的管理以及设计开发投入等资源的浪费,并且存在易松脱风险,只能对两平行的管线路进行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旋转隔离固定车辆管线路的扎带组件包括两卡紧组件和旋转连接组件,其中,所述卡紧组件包括扎带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扎带的一端与所述贯穿孔的一侧边沿固定连接,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固定件的方向延伸,且能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旋转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架和旋转台,所述连接架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台与另一个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台与所述连接架旋转连接。使用时,将两根管线路分别置于扎带上,将扎带远离固定件的一端穿过贯穿孔,拉紧扎带至正好能捆住管线路即可,由于两个卡紧组件旋转连接,无论两根管线路需要垂直、平行或者其他任意角度,仅需要旋转其中一个卡紧组件即可,使用非常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两根管线路不会出现相互磨损的状况,并且捆扎的比较牢靠,不会出现松脱的情况,并且适用于多种管径的管线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扎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旋转隔离固定车辆管线路的扎带组件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旋转隔离固定车辆管线路的扎带组件的后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旋转隔离固定车辆管线路的扎带组件的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旋转隔离固定车辆管线路的扎带组件的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
1-扎带2、3-管线路4、5-管夹 6-纽带7、8-管路
本实用新型:
10-卡紧组件 11-扎带 111-啮合齿 12-固定件
121-贯穿孔122-弧形面123-方形槽 13-锁紧件
131-锯齿20-旋转连接组件 21-连接架22-旋转台
30-支架 31-紧固螺栓 40-管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旋转隔离固定车辆管线路的扎带组件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的A-A向剖视图;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旋转隔离固定车辆管线路的扎带组件的后视图,如图3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旋转隔离固定车辆管线路的扎带组件包括两卡紧组件10和旋转连接组件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15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蒜山楂清体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火龙果果汁饮料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