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逃生悬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1766.8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8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程其政;曹友良;罗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扶手安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万祥***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逃生 悬挂 系统 | ||
1.一种逃生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滑道,所述滑道设置于楼梯间内;
一滑道上卡槽,所述滑道上卡槽的下端面与所述滑道的上侧相匹配,所述滑道上卡槽的下端面设置有上滑动垫片,所述上滑动垫片与所述滑道的上侧面相接触;
一滑道下卡槽,所述滑道下卡槽的上端面与所述滑道的下侧相匹配,所述滑道下卡槽的上端面设置有下滑动垫片,所述下滑动垫片与所述滑道的下侧面相接触;
一承重杆,所述承重杆的一端与所述滑道下卡槽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调速螺丝,所述调速螺丝旋入所述承重杆另一端的端面,所述承重杆靠近所述调速螺丝的一侧还设置有一卡槽,所述卡槽贯穿所述承重杆的侧面,并且所述调速螺丝旋入的螺纹孔与所述卡槽贯通,所述承重杆的上端面靠近中部处向上延伸形成一铰接点;
一悬挂杆,所述悬挂杆为“C”字型,所述悬挂杆的上端与所述滑道上卡槽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杆的下端与所述承重杆的侧面靠近中部处铰接;
一制动杆,所述制动杆为“﹀”字型,所述制动杆的中部通过所述铰接点与所述承重杆铰接;
一悬挂器,所述悬挂器为一搭扣结构,所述悬挂器可拆卸地扣合在所述卡槽上;
一逃生袋,所述逃生袋的上端与所述悬挂器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逃生袋具有一可容纳单人坐下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上卡槽为一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的下端面为弧面,所述板状结构的下端面与所述滑道的上侧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下卡槽为一圆盘状结构,所述圆盘状结构的上端面为弧面,所述圆盘状结构的上端面与所述滑道的下侧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下卡槽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两用于包覆所述滑道的下侧的凸起,两所述凸起具有辅助定位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位于所述悬挂杆的“C”字型开口内侧,所述制动杆能够围绕所述铰接点转动,所述制动杆的一端为制动部,所述制动部的上端面可抵于所述滑道的下侧,所述制动杆的另一端为把手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部正对于所述滑道上卡槽的下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为横截面为圆形的管状结构,所述滑道沿楼梯间的墙壁或所述楼梯间的栏杆斜向安装,所述滑道的侧面通过一结构件安装于楼梯间的墙壁或楼梯间的栏杆,所述滑道的上层与下层之间的转角部分处圆滑过渡,所述滑道在直线部分处和转角部分处具有相同的斜率,所述滑道的末端设置有一水平的缓冲段,所述缓冲段的末端设置有一用于防止滑出的限位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长条形,所述卡槽沿所述承重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卡槽的长度大于所述调速螺丝的长度,所述搭扣结构的上端能够在所述卡槽内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垫片和所述下滑动垫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杆的两侧侧面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形状与所述悬挂杆的侧面的形状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扶手安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扶手安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17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DPDK的流量动态负载均衡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碰撞后辅助逃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