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气融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2228.0 | 申请日: | 2017-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0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宪光;潘洪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粤联水产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7/00 | 分类号: | F25B4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81 | 代理人: | 万振雄 |
地址: | 510399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气 系统 | ||
1.一种热气融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气管道,所述热气管道用以通入高温气体;
蒸发装置,所述蒸发装置具有高温气体入口,所述高温气体入口与所述热气管道连接;
排液装置,所述排液装置管道连接至所述蒸发装置的液体出口;
中间压力容器,所述中间压力容器管道连接至所述排液装置,以接收所述排液装置排出的液体;以及
低压循环桶,所述低压循环桶管道连接至所述中间压力容器;
所述热气管道将所述高温气体经由所述高温气体入口输送至所述蒸发装置内,以融化所述蒸发装置上的结霜,所述高温气体进行热量交换后变成液体,所述液体经由所述排液装置排出至所述中间压力容器内进行降压后,经由所述中间压力容器将所述液体输送至所述低压循环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气融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压力容器为闪发式经济器或者是中冷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气融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管道上设置有热气电磁阀,当所述热气管道内通入所述高温气体时,所述热气电磁阀开启,所述高温气体经由所述热气管道输送至所述蒸发装置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气融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管道上还设置有压力调节阀,所述压力调节阀设于所述热气电磁阀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气融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装置包括进液集管,所述排液装置包括浮球排液阀,所述浮球排液阀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进液集管,所述浮球排液阀的另一端管道连接至所述中间压力容器,以将所述蒸发装置内的液体经由所述进液集管输送至所述浮球排液阀内,并通过所述浮球排液阀将所述液体排出至所述中间压力容器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气融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集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排液开始线及电磁阀排液停止线,所述排液装置还包括液位检测器及排液电磁阀,所述排液电磁阀与所述液位检测器电性连接,且所述排液电磁阀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浮球排液阀的管道,所述液位检测器用以检测 所述进液集管内的液位,当所述液位检测器检测所述进液集管内的液位等于或高于所述电磁阀排液开始线时,所述排液电磁阀启动,并将所述液体经由所述第二排液管道输送至所述第一排液管道排出至所述中间压力容器内;
当所述液位检测器检测所述进液集管内的液位低于或等于所述电磁阀排液停止线时,所述排液电磁阀关闭并停止向所述中间压力容器排液。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热气融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融霜系统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于蒸发装置的下方,以接收所述蒸发装置融霜后的水和/或结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热气融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装置与所述中间压力容器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气融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融霜系统还包括循环供液装置,所述循环供液装置与所述低压循环桶及所述蒸发装置连接,以将所述低压循环桶内的液体循环供液至所述蒸发装置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气融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循环装置包括制冷剂泵及与所述制冷剂泵电性连接的供液电磁阀,所述制冷剂泵包括第一供液口及第二供液口,所述制冷剂泵的第一供液口通过第一供液管道连接至所述低压循环桶,所述制冷剂泵的第二供液口通过第二供液管道连接至所述蒸发装置的入水口,所述供液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二供液管道上,且所述供液电磁阀与所述热气电磁阀互锁连接;
当所述供液电磁阀启动时,所述制冷剂泵启动将所述低压循环桶内的液体经由所述第一供液管道泵入,并经由所述第二供液管道输送至所述蒸发装置的入水口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至10任一项所述的热气融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融霜系统还包括气体循环装置,所述气体循环装置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蒸发装置,所述气体循环装置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低压循环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粤联水产制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粤联水产制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22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