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薄玻璃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2465.7 | 申请日: | 2017-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7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孙亚明;曾庆东;张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5/16 | 分类号: | C03B35/1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黎泽洲 |
地址: | 443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玻璃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法超薄电子玻璃制备领域,特别是一种位于锡槽和退火窑之间的超薄玻璃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超薄电子玻璃是指厚度在2mm以下的电子玻璃,进一步的是指0.1~1.1mm范围内的电子玻璃。目前,客户对于超薄电子玻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超薄电子玻璃表面细微的缺陷都有可能造成客户投诉。尤其生产高档电子A级盖板玻璃,对玻璃表观质量要求非常严格。下表面锡缺陷数量需要控制,不能存在锡渣印及擦伤等缺陷。而在实际生产中存在过渡辊影响玻璃板下表表观质量的问题,造成产品无法满足高档超薄电子玻璃要求,影响经济效益。
传统过渡辊传动系统无法对每根过渡辊进行单独调速,难以克服该质量缺陷。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2124560 U记载了一种浮法玻璃过渡辊台传动装置的控制结构,由一个驱动装置驱动多个过渡辊旋转,即存在并无法克服下表表观质量缺陷的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CN 105585242 A记载了一种过渡辊台产生微划伤的解决方法和装置,记载了玻璃下表面存在微米级划伤的问题,分析划伤产生的原理为:未完全固化的玻璃板从锡槽出来后,经过渡辊台固化,再进到退火窑的过程中,从第一根过渡辊到最后一根过渡辊之间,玻璃板从软化状态逐渐过渡到固体状态,受热胀冷缩因素影响,玻璃板前进速度在经过前后相邻的过渡辊接触面时存在细微的速度差,由于速度差的存在使玻璃下表面存在微米级划伤。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的一种过渡辊台产生微划伤的解决装置由过渡辊台箱体(2)、过渡辊(4)、动力输入单元(5)、轴承座 (61)、数控系统(7)组成。过渡辊(4)分别贯穿过渡辊台箱体(2),穿过与之相连的轴承座(7)并被固定,过渡辊的轴心线和玻璃板运动方向(7)垂直。各过渡辊(61)和它对应的动力输入单元(5)单独链接。数控系统(7)通过设定的参数经由动力输入单元(5)控制与之相连接的过渡辊(4)的旋转速度,实现每根过渡辊的旋转速度都可单独调整的功能。专利文献的控制方案是根据一个玻璃板传送速度相关的检测值为基准的比例值。或者是一个和玻璃板传送速度相关的设定值。但是由该方案之前所记载的,“玻璃板从软化状态逐渐过渡到固体状态,受热胀冷缩因数(素)影响,玻璃板前进速度在经过前后相邻的过渡辊接触面时存在细微的速度差”,即玻璃板传送速度受存在热胀冷缩因素影响,传送速度的确定较为困难,且玻璃板由于表面光滑,使用光电传感器难以测量,而其他传感器又难以精确测量玻璃板传送速度。进一步的,该专利中记载的技术手段也较为含糊,并未给出关键点如何精确测量玻璃板传送速度的方案,因此该专利的实现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薄玻璃输送装置,能够降低玻璃板下表面被划伤的几率。进一步的,该装置便于实现一种基于扭矩而非基于速度的控制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玻璃输送装置,包括位于锡槽与退火窑之间的多个过渡辊,多个过渡辊的一端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一个驱动装置连接,多个过渡辊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中,减速装置与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与多个超越离合器连接,多个超越离合器分别与过渡辊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中,第一联轴器一端与过渡辊连接,第一联轴器的另一端与减速器固定连接,减速器与电机固定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联轴器为万向联轴器或挠性连轴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挠性连轴器上设有扭矩传感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挠性连轴器中,第一联轴部与第二联轴部之间设有弹性元件部,扭矩检测装置一端与第一联轴部固定连接,扭矩检测装置的另一端与第二联轴部固定连接,扭矩检测装置的中部设有用于检测转动角位移的检测装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检测装置为光电传感器、电容传感器、拉力传感器、巨磁阻传感器或电涡流传感器。
优选的方案中,在第一联轴器与过渡辊之间还设有摩擦式离合器。
优选的方案中,多个过渡辊的上方、下方和两侧设有隔热板,在过渡辊的上方和下方设有加热元件,在加热元件与过渡辊之间设有匀温板。
优选的方案中,多个过渡辊的周围构成一个与大气隔离的密闭空间,在该密闭空间内设有用于输入氮气的氮气管。
优选的方案中,在输送辊的下方设有刮板装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电机为同步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宜昌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24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钢化机组的配套设备
- 下一篇:玻璃底涂涂布工艺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