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拉伸聚丙烯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2820.0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9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斌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豪达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 | 分类号: | B32B3/30;B32B5/02;B32B5/26;B32B5/10;B32B5/08;B32B2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伸 聚丙烯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拉伸聚丙烯薄膜。
背景技术
聚丙烯薄膜一般用做复合薄膜的外层薄膜,目前,市场上的聚丙烯薄膜卷绕拉伸时,存在易撕裂的情况,且受到冲击力时,易形变难以复原,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冲击、抗拉伸聚丙烯薄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拉伸聚丙烯薄膜,包括基层,其特征是:所述基层为多层结构,基层包括依次叠合的第一外层、缓冲层和第二外层,缓冲层的上下表面均设有若干气槽,第一外层和缓冲层之间设有第一加强层,缓冲层和第二外层之间设有第二加强层,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均包括若干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十字交织,第一加强层上还设有第一加强线和第二加强线,第一加强线和第二加强线相互垂直,第一加强线与第一纤维丝呈45度夹角,第一加强线依次连接于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的连接端上,第二加强线也依次连接于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的连接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层的上下表面设有若干气槽,气槽会形成气腔,具有良好抗冲击性能,且具有隔热效果,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均为纤维材质,由纤维丝构成,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的排布方式可以增加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的抗拉伸强度,第一加强线和第二加强线均可以增加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的倾斜方向上的抗拉伸强度,从而第一外层、第一加强层、缓冲层、第二加强层和第二外层依次贴合时,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可以增加基层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槽为弧形结构,气槽的槽壁与缓冲层的表面连接形成弧形壁,气槽包括置于缓冲层和第一加强层之间的第一气槽、置于缓冲层和第二加强层之间的第二气槽,第二气槽对应设置于两相邻第一气槽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槽为弧形结构具有更好的抗冲击能力,且受力时具有更好的延展性,弧形壁可以增加气槽槽壁与缓冲层表面之间的延展性,第一气槽置于缓冲层与第一加强层相连接的一面上,第二气槽置于缓冲层与第二加强层相连接的一面上,由于第二气槽对应设置于两相邻第一气槽之间,使缓冲层的厚度更加均匀,且抗冲击性能更好,置于同一表面上的两相邻气槽之间的平面可以更好的分别与第一加强层、第二加强层贴合,增加基层各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层上还设有连通两相邻气槽的导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槽置于缓冲层的表面,连通同一表面上的气槽,导流槽将多个气槽连通形成一组气槽,但多组气槽之间并不连通,便于裁剪后,防止气槽与外部空气连通,气槽内的气体相连通,使气槽受到冲击力时,气体会压缩至未受到冲击的气槽中,缓冲效果更好,若冲击力降低,气槽则会恢复,使基层恢复原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外层、缓冲层和第二外层的材质均为聚丙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丙烯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拉伸聚丙烯薄膜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拉伸聚丙烯薄膜实施例中第一加强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外层,2-缓冲层,3-第二外层,4-第一加强层,5-第二加强层,11-第一纤维丝,12-第二纤维丝,13-第一加强线,14-第二加强线,20-弧形壁,21-第一气槽,22-第二气槽,30-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抗拉伸聚丙烯薄膜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抗拉伸聚丙烯薄膜,包括基层,其特征是:所述基层为多层结构,基层包括依次叠合的第一外层1、缓冲层2和第二外层3,缓冲层2的上下表面均设有若干气槽,第一外层1和缓冲层2之间设有第一加强层4,缓冲层2和第二外层3之间设有第二加强层5,第一加强层4和第二加强层5均包括若干第一纤维丝11和第二纤维丝12,第一纤维丝11和第二纤维丝12十字交织,第一加强层4上还设有第一加强线13和第二加强线14,第一加强线13和第二加强线14相互垂直,第一加强线13与第一纤维丝11呈45度夹角,第一加强线13依次连接于第一纤维丝11和第二纤维丝12的连接端上,第二加强线14也依次连接于第一纤维丝11和第二纤维丝12的连接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豪达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台州豪达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2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