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低光泽度的汽车内饰板及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2954.2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5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猛;吕建国;王鹏硕;王洪波;王洪涛;任晓健;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B29C45/2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26 | 代理人: | 苏娟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光泽 汽车 内饰板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低光泽度的汽车内饰板。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成型该具有低光泽度的汽车内饰板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驾乘者不光要求汽车具有较高的舒适性,对汽车外观质感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内饰板作为汽车内部的安装件,起着改善内饰外观质感的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外观质感,现有汽车内饰板通常应用ABS/PC+ABS材料注塑成形,表面加工皮纹,此种内饰板具有以下缺点:
1、由于产品表面光泽度过高,呈现出较强的塑料感,光泽度无法满足视觉使用要求。
2、无法与采用PP材料的产品进行装配配合,两种产品光泽度差异过大,导致两产品出现颜色差异较大。
3、肉眼会明显看出纹理表面的网格,影响原花纹呈现的效果,降低产品外观质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低光泽度的汽车内饰板及注塑模具,以提高汽车内饰板的外观质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低光泽度的汽车内饰板,包括注塑成型的板体,在所述板体的表面上一体成型有致密布置的多个漫反射部。
进一步地,所述漫反射部为形成于所述板体上的凹孔。
进一步地,所述凹孔的直径为0.02~0.06mm。
进一步地,在所述板体的表面形成有花纹。
进一步地,所述花纹由满布于所板体表面的凹槽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槽宽为1~3mm。
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的距离为1~3mm。
进一步地,所述漫反射部及所述花纹位于所述板体的外观面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低光泽度的汽车内饰板,通过在板体的表面设置漫反射部,可使投射至板体表面的入射光线发生漫反射,从而减少反射至人眼中的光线,降低板体表面的光泽度,提高板体的外观质感;还可缩小与PP材料的产品之间的光泽度差异,从而可与PP材料的产品装配配合使用。
(2)漫反射部设置为凹孔,便于注塑后起模。
(3)凹孔的直径设置为0.02~0.06mm,人眼无法识别,可有效降低板体表面的光泽度,且不会降低产品的外观质感。
(4)在板体表面设置花纹,可提高板体的美感。
(5)花纹由凹槽形成,结构简单,可与板体注塑一体成型,制造方便。
(6)凹槽的宽度设置为1~3mm,可提高板体的美感。
(7)凹槽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3mm,可进一步提高板体的美感。
(8)仅在可提高外观质感的外观面上设置漫反射部及花纹,可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注塑模具,以成型如前所述的具有低光泽度的汽车内饰板,在该注塑模具的成型面上设有致密布置的漫反射结构成型部。
进一步地,所述漫反射结构成型部为形成于所述注塑模具成型面上的凸起。
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塑模具,通过在注塑模具的成型面上设置致密布置的漫反射结构成型部,可以注塑一体成型前述的具有低光泽度的汽车内饰板,且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稳定连续批量生产。
(2)漫反射结构为凸起,便于注塑后起模。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具有低光泽度的汽车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凹槽及凹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板体,101-凹孔,102-凹槽,103-外观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例涉及一种具有低光泽度的汽车内饰板,其包括注塑成型的板体,在板体的表面上形成有漫反射部,漫反射部为与板体一体成型且致密布置的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29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