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空调内外循环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2983.9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5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骁诚;田晓光;祖润青;袁瑞翔;王海威;杨鸿展;刘国平;张军;韩旭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26 | 代理人: | 谭琳娜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空调 内外 循环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内外循环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空调总成一般通过内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来实现车内的空气流通和气体更换,以保证车体内可具有相对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实现空气的净化。现有车辆中大多采用驱动电机驱动内外循环风门的转动来实现内循环和外循环的相互切换,而风门操纵机构大多结构复杂,可靠性较低,使用寿命较短,且不利于鼓风机纵向的布置。此外,由于结构复杂也会导致控制面板在控制逻辑上也较为复杂,经常出现内外循环同时打开的状态,对消费者的使用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空调内外循环控制装置,以实现内外循环的切换,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空调内外循环控制装置,包括形成有外循环进风口及内循环进风口的装置主体,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和所述内循环进风口内分别枢转设有外循环风阀和内循环风阀,还包括:
驱动部,设于所述装置主体上;
传动部,连接于所述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并在所述驱动部的驱使下,具有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转动;
联动部,传动连接于所述传动部与所述外循环风阀及所述内循环风阀间的两个,以使所述外循环风阀和所述内循环风阀承接于所述传动部的传动,而具有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启闭转动;
所述传动部具有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初始角度,以及于所述驱动部驱使下的第一转动角度和第二转动角度,在所述初始角度下,所述外循环风阀及所述内循环风阀均关闭,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及所述第二转动角度下,所述外循环风阀和所述内循环风阀交替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部为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部动力输出端的传动杆,两个所述联动部分别铰接于所述传动杆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传动杆与所述驱动部相连的一端固连有与所述传动杆相交布置的限位杆,在所述装置主体上,于所述限位杆转动轨迹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限位杆相抵接的限位块。
进一步的,相对于与所述驱动部的连接端,在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固连有分别与所述限位杆的两端相连的加强杆。
进一步的,于所述限位杆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减重孔,并于所述第一减重孔内设有间隔布置的多道第一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部包括与所述传动杆铰接相连的第一联动杆,以及固连于所述外循环风阀或所述内循环风阀的枢转轴上,并与所述第一联动杆铰接相连的第二联动杆。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联动杆上,沿所述第一联动杆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二减重孔,并于所述第二减重孔内设有沿所述第二减重孔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加强筋。
进一步的,在所述外循环风阀和所述内循环风阀的阀面上分别设有第三加强筋。
进一步的,沿所述外循环风阀或所述内循环风阀的枢转轴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三加强筋弯折成蛇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为伺服电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空调内外循环控制装置,通过设置传动部可相对于装置主体转动,并在传动部上传动连接两个联动部以分别控制外循环风阀和内循环风阀,进而可通过控制传动部的转动角度来实现对外循环风阀和内循环风阀启闭控制,而将传动部设置初始角度也可对出厂状态下的空调系统形成保护,防止杂质进入到空调系统内,而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2)传动部采用传动杆,结构简单可靠,简化驱动形式,便于设计制造。
(3)通过设置限位杆与装置主体上的限位块抵接配合,可对传动部形成转动限位,减少因转动过度带来的影响。
(4)设置加强杆可提高传动杆的结构强度,保证传动杆的稳定性。
(5)在限位杆上设置第一减重孔和第一加强筋,可在保证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也保证限位杆的结构强度。
(6)联动部采用铰接相连的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结构简单可靠,便于设计制造,并具有较好的传动效果。
(7)在第一联动杆上设置第一减重孔和第一加强筋,可在保证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也保证限位杆的结构强度。
(8)通过在风阀上设置第三加强筋可保证风阀的结构强度,保证工作稳定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使用寿命。
(9)将第三加强筋蛇形布置,可减少因紊流而产生的风噪。
(10)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可保证传动部转动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29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钢风筒固定结构
- 下一篇: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