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纺涤纶短纤维的防滑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3736.0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6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孙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赤壁市双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5/42 | 分类号: | B65G15/42 |
代理公司: | 武汉国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32 | 代理人: | 李伟涛 |
地址: | 43733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短纤维 防滑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纺涤纶短纤维的防滑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复纺涤纶短纤维实施由聚酯在纺成丝束切断后得到的纤维,该产品主要用于棉纺行业,单独纺纱或与棉、粘胶纤维、麻、毛、维纶等混纺,所得纱线用于服装织布为主,还可用于家装面料,包装布,充填料和保暖材料。
相关技术中,复纺涤纶短纤维的生产运送装置仅仅采用挡沿形式的防滑措施,该种方式防滑效果有限,效果欠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复纺涤纶短纤维的防滑输送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滑效果优良的复纺涤纶短纤维的防滑输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纺涤纶短纤维的防滑输送装置,所述复纺涤纶短纤维的防滑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架、设于所述输送机架的输送带及间隔设于所述输送带的防滑板,所述防滑板包括固定于所述输送带的底板、自所述底板沿远离所述输送带的方向弯折延伸而成的侧板、自所述侧板沿平行于所述底板方向延伸而成的顶板及自侧壁凸起形成的第一板刺、第二板刺及第三板刺,其中,所述第一板刺垂直于所述侧板、所述第二板材与所述第三板刺均与所述第一板刺成一锐角式的夹角。
优选的,所述第二板刺与所述第三板刺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二板材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板材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板刺与所述第三板刺的各自凸起方向不同。
优选的,所述顶板包括勾缘。
优选的,所述底板、所述侧板及所述顶板围成一U形结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纺涤纶短纤维的防滑输送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复纺涤纶短纤维的防滑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架、设于所述输送机架的输送带及间隔设于所述输送带的防滑板,所述防滑板包括固定于所述输送带的底板、自所述底板沿远离所述输送带的方向弯折延伸而成的侧板、自所述侧板沿平行于所述底板方向延伸而成的顶板及自所述侧壁凸起形成的第一板刺、第二板刺及第三板刺,其中,所述第一板刺垂直于所述侧板、所述第二板材与所述第三板刺均与所述第一板刺成一锐角式的夹角。与相关技术中防滑输送装置相比,所述复纺涤纶短纤维的防滑输送装置采用第一板刺、第二板刺及第三板刺的组配设置,有效的固定复纺涤纶短纤维,提升了运输过程中的防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纺涤纶短纤维的防滑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防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纺涤纶短纤维的防滑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防滑板的结构示意图。复纺涤纶短纤维的防滑输送装置100包括输送机架1、设于所述输送机架1的输送带3及间隔设于所述输送带3的防滑板5,所述防滑板5包括固定于所述输送带3的底板51、自所述底板51沿远离所述输送带3的方向弯折延伸而成的侧板52、自所述侧板52沿平行于所述底板51方向延伸而成的顶板53及自所述侧壁凸起形成的第一板刺54、第二板刺55及第三板刺56,其中,所述第一板刺54垂直于所述侧板52、所述第二板材与所述第三板刺56均与所述第一板刺54 成一锐角式的夹角,所述底板51、所述侧板52及所述顶板53围成一U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刺55与所述第三板刺56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第二板材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板材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刺55与所述第三板刺56的各自凸起方向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53包括勾缘531。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纺涤纶短纤维的防滑输送装置100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复纺涤纶短纤维的防滑输送装置100包括输送机架1、设于所述输送机架1的输送带3及间隔设于所述输送带3的防滑板5,所述防滑板5包括固定于所述输送带3的底板51、自所述底板51沿远离所述输送带3的方向弯折延伸而成的侧板52、自所述侧板52沿平行于所述底板51方向延伸而成的顶板53及自所述侧壁凸起形成的第一板刺54、第二板刺55及第三板刺56,其中,所述第一板刺54垂直于所述侧板52、所述第二板材与所述第三板刺56均与所述第一板刺54成一锐角式的夹角。与相关技术中防滑输送装置相比,所述复纺涤纶短纤维的防滑输送装置100采用第一板刺54、第二板刺55及第三板刺56的组配设置,有效的固定复纺涤纶短纤维,提升了运输过程中的防滑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赤壁市双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赤壁市双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37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机构及具有其的清洁机
- 下一篇:冰雪和种植双季娱乐城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G 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
B65G15-00 具有环形载荷输送表面的输送机,即带式或类似的连续构件,牵引力是由除相似形状的环形驱动元件外的装置传递的
B65G15-02 . 用于在圆弧形内输送
B65G15-04 . 载荷装在环形表面的下部滑道上
B65G15-06 . 有安置在同一平面内并互相平行的环形表面的相反运动的部分
B65G15-08 . 载荷运送表面由凹形的或管状带构成,如构成槽形带
B65G15-10 . 包含有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有纵向平行轴线的,或许多平行元件的环形表面,如绳索限定的环形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