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植草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6028.2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8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可颖;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筑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1/00;E03F5/00;C02F3/32;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植草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草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植草沟。
背景技术
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浅沟,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能力,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地表径流以较低流速经植草沟持留、植物过滤和渗透,雨水径流中的多数悬浮颗粒污染物和部分溶解态污染物有效去除。植草沟具有建设及维护费用低,易与景观结合的特点。
包括转输型植草沟、渗透型的干式植草沟以及常有水的湿式植草沟三种类型,可分别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效果。转输型植草沟一般应用于高速公路的排水系统,在径流量小及人口密度较低的居住区、工业区或商业区,可以代替路边的排水沟或雨水管道系统。植草沟最适用于居住区,通过定期割草,可有效保持植草沟干燥。湿植草沟一般用于高速公路的排水系统,也用于过滤来自小型停车场或屋顶的雨水径流,由于其土壤层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有水状态,可能产生异味及蚊蝇等卫生问题,因此不适用于居住区。除此之外,植草沟也可作为其他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预处理设施。
目前是干式植草沟的设计多数在结构上合理性较差,不能够实现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干式植草沟的设计多数在结构上合理性较差,不能够实现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植草沟,该干式植草沟可以将屋面雨水、广场地面雨水、道路雨水等通过雨水汇集,经过植草沟进入到雨水排放口和雨水管渠,设置有消能设施、溢流坝和溢流堰,同时设置有暗管可以方便道路的较差和延伸。
为实现上述需求,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植草沟沟体包括入流口、消能设施、溢流坝、入口凹槽、溢流堰和暗管,所述沟体的一端设置有入流口,所述入流口下方设置有消能设施,所述溢流坝设置在入流口后方,所述沟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暗管,所述暗管下方设置有入口凹槽,所述入口凹槽填充有卵石,所述暗管的管口设置有溢流堰;
所述沟体设置有六层层结构,自下而上分别是素土层、渗透类型层、砾石层、沙质土层、种植土层和草皮层。
更进一步地,一种新型植草沟,所述沟体的纵向坡度范围为0.2%-0.3%。
更进一步地,一种新型植草沟,所述砾石层的孔隙率为35%-45%,有效粒径大于80%。
更进一步地,一种新型植草沟,所述渗透类型层为不渗透型层,其渗透系数小于1×10-8m/s。
更进一步地,一种新型植草沟,所述渗透类型层为渗透型层,其渗透系数大于1×10-6m/s。
更进一步地,一种新型植草沟,所述砾石层厚度为50-100mm,所述沙质土层厚度为500-800mm,所述种植土层厚度为200-300mm。
更进一步地,一种新型植草沟,所述渗透类型层为土工布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植草沟,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能力,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地表径流以较低流速经植草沟持留、植物过滤和渗透,雨水径流中的多数悬浮颗粒污染物和部分溶解态污染物有效去除。植草沟具有建设及维护费用低,易与景观结合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干式植草沟可以将屋面雨水、广场地面雨水、道路雨水等通过雨水汇集,经过植草沟进入到雨水排放口和雨水管渠,设置有消能设施、溢流坝和溢流堰,同时设置有暗管可以方便道路的较差和延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入流口1、消能设施2、溢流坝3、入口凹槽4、溢流堰5、暗管6、素土层11、渗透类型层12、砾石层13、沙质土层14、种植土层15、草皮层1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筑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筑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60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