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线热缩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6506.X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2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谌孙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锦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72 | 分类号: | H01R4/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21 | 代理人: | 林晓宏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线 热缩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引线热缩管装置,属于引线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今,热缩管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技术领域。热缩管是利用辐射交联聚烯烃及其聚合物的合金,经过高能射线辐射后产生“形状记忆”的效应,进而实现包覆各种导线及电缆接头,提到绝缘防护的目的。
现有的热缩管不具有防撞功能,当有外来物体撞击到热缩管上时,热缩管不能有效的进行防撞,导致热缩管内部的引线受到损害,发生破损,而且,现有的热缩管结构单一,功能少,不能有效的阻挡电磁的干扰,影响引线的电流传输,此外,现有的热缩管散热效果差,当热缩管内部的引线温度过高时,热缩管容易受热发生破裂,使用寿命短,工作人员需要更换热缩管,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引线热缩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增加了使用寿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引线热缩管装置,包括防撞组件、电磁隔离组件以及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外端安装有电磁隔离组件,所述电磁隔离组件外端设置有防撞组件,所述防撞组件包括弹性塑料外层、弹簧以及弹性塑料内层,所述弹簧设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弹簧均安置在弹性塑料外层内壁上,两个以上所述弹簧均安装在弹性塑料内层外端,所述弹性塑料外层通过弹簧与弹性塑料内层相连接,所述电磁隔离组件包括防波套、绝缘胶带、聚四氯乙烯层、弹性支撑块以及热缩管主体,所述绝缘胶带外端安装有弹性塑料内层,所述绝缘胶带安置在防波套外端,所述防波套设置在聚四氯乙烯层外端,所述弹性支撑块设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弹性支撑块均安置在聚四氯乙烯层内壁上,两个以上所述弹性支撑块均装配在热缩管主体外端,所述隔热组件包括相变储能材料板、弹性橡胶内层、连接杆以及弹性橡胶外层,所述热缩管主体安装在弹性橡胶外层外端,所述弹性橡胶外层内侧设置有弹性橡胶内层,所述相变储能材料板安置在弹性橡胶外层和弹性橡胶内层之间,所述相变储能材料板通过连接杆分别与弹性橡胶内层以及弹性橡胶外层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塑料外层外端安置有气囊。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塑料内层通过粘胶与绝缘胶带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撑块通过固定销钉与热缩管主体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橡胶内层内部设置有引线。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橡胶内层内壁上开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引线热缩管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弹性塑料外层、弹簧以及弹性塑料内层,该设计具有防撞功能,进一步保护了引线,防止引线发生破损,解决了现有的热缩管不具有防撞功能,当有外来物体撞击到热缩管上时,热缩管不能有效的进行防撞,导致热缩管内部的引线受到损害,发生破损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因增加防波套、绝缘胶带、聚四氯乙烯层、弹性支撑块以及热缩管主体,该设计可有效的阻挡电磁的干扰,使得引线中的电流稳定的传输,解决了现有的热缩管结构单一,功能少,不能有效的阻挡电磁的干扰,影响引线的电流传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由于增添相变储能材料板、弹性橡胶内层、连接杆以及弹性橡胶外层,该设计可吸收引线工作产生的热量,增加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经济成本,解决了现有的热缩管散热效果差,当热缩管内部的引线温度过高时,热缩管容易受热发生破裂,使用寿命短,工作人员需要更换热缩管,增加了成本的弊端。
因增加气囊,该设计进一步实现了防撞的功能,因增加粘胶,该设计使弹性塑料内层与绝缘胶带连接紧固,因增加固定销钉,该设计便于弹性支撑块以及热缩管主体的连接,因增加凹槽,该设计使弹性橡胶内层与引线连接更加紧固,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增加了使用寿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引线热缩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引线热缩管装置中防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引线热缩管装置中电磁隔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引线热缩管装置中隔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锦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锦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65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耐压光电复合电缆
- 下一篇:一种方便安装的胶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