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密码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密码锁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6537.5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5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莫仁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仁园 |
主分类号: | E05B37/00 | 分类号: | E05B37/00;E05B3/00;E05B15/00;E05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63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密码 装置 使用 密码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密码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密码锁,属于机械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密码锁属于电子密码锁,缺陷是:电池耗尽则打不开。本申请的实用新型属于开拓性的发明创造,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属于机械密码锁,锁体结构合理,技术构思巧妙,只要输入密码正确就能开锁,无需电池或电瓶,填补了市场空白。市场没有机械密码锁的原因是:密码键的构造复杂,按错键后难以复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须电池的机械密码锁,只要按下的密码正确,在有钥匙或无钥匙情况下能把锁打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密码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密码锁,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分为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机械密码装置,包括龙骨、键扣、锁体、键面,其特征是,所述龙骨正面呈条长方体条状,背部呈半圆柱状,在龙骨的两边设置等距离的龙肩,所述龙肩的一面为圆弧形;所述键扣的组成部件为键架、键肩,所述键扣分为实键和虚键,所述虚键每颗设置一片键架并且键架长度相等、键肩位置相同,所述实键的键架分为长度相等的两片,一片固定,另一片能活动,所述实键键肩位于两片键架上,所有的键扣以及龙骨均安装在所述锁体的内壁中,所述键肩上部为圆弧形,所述实键键肩与龙肩的距离依次为0、一个距离单位、两个距离单位……(N-1)个距离单位,所述N为密码位数;所述键面为锁体朝使用者的一面,键面的键数就是键扣的颗数。键肩设在键架上,键肩上部为圆弧形,目的是让龙骨易于滑过。龙骨背面呈半光滑半圆柱状,在龙骨下端设一横板,横板的两端下部设有小弹簧,小弹簧分别焊接在左横片和右横片上并且包裹在活动小杆上,所述活动小杆穿过所述横板的两端,目的是利于推动龙骨向上移动复位,龙骨向上移动时,因为龙骨背部、及龙肩背部呈光滑的圆弧形阻力小易于往上运动。键扣朝使用者的一面称为键面,十颗健面分标上阿拉帕数字“0-9”。不论实键还是虚键,在键扣的键体上设置小槽,在键面下端设有弹簧,目的是按压后利于键面复位。在锁体内侧上设置上拦片和下拦片,在下拦片内设置一方孔,所述龙骨能穿过该方孔,目的是防止龙骨振动或晃动。所述龙骨的末端称为龙尾,所述龙尾为两侧边薄、中垂心线厚的波形状,所述键扣一端设置小槽,另一端设置弹簧和卡梢。
本技术方案的第二个主题是使用该装置的密码锁,包括锁体、盖板、定位杆、手把、复位板、龙盘、第一圆夹簧、防撬盒、活动片、第二圆夹簧,其特征是,所述手把的末端称之为末端部,末端部伸进锁体内能转动,所述龙盘的正面设置圆心口、活动弹片、活动突柱,所述圆心口与手把的末端部互相套合,两者互为带动转动,所述第一圆夹簧绞住手把末端部,所述活动弹片设在龙盘的面上,所述活动突柱设在活动弹片上,所述复位板上设置板圆齿,所述复位板通过连杆与龙盘相连,所述防撬盒上设有齿孔,所述齿孔的边缘呈圆弧形,静止状态时,所述板圆齿在所述齿孔中露出,所述活动片位于防撬盒内,所述活动片为两片且互为交叉,所述第二圆夹簧设在活动片的下端,防撬盒里设置有锁杆活动孔,所述锁杆活动孔位于防撬盖外部且与活动片相连、同处一条轴心上,还包括有本发明第一主题所述的机械密码装置,所述盖板覆盖在键扣上,键扣从盖板上的孔中穿出,所述定位杆穿过盖板和锁体,所述复位板与盖板之间设置隔柱,所述隔柱位于定位杆上,所述龙盘的另一面焊接左推杆、右推杆,当龙盘受力转动时,所述左、右推杆分别推挤左横片和右横片。在复位板与盖板之间设有弹弓片,其作用是把复位板弹起,可用弹簧或其他弹性部件来代替,让复位板不能长时间压住键扣,其动力来自龙盘。连杆接复位板与龙盘,当龙盘受力转动时,复位板也向上移动,龙盘上设有活动弹片,活动弹片的一端固定在龙盘下边缘上,另端在龙盘面的上边缘与龙盘面垂直突起,即活动突柱,在龙盘的另一面焊接左推杆和右推杆,见图3;龙盘的圆心称为盘心口,其与末端部恰好能套合,在防撬盒内部设活动片,活动片为两片,互为交叉,其下端设有第二圆夹簧。在盖板上设有隔柱,隔柱是内部空心的圆柱体,作用是使复位板与盖板不能重叠在一起,使两者之间有间距,利于键扣在静止状态下露出盖板,见图1-1。龙骨下端的两侧往中间呈波状,称为龙尾,当活动突柱在龙骨边缘推撞时,利于活动突柱往龙骨竖向中线滑动。防撬盒中的齿孔边缘是波形的,利于板圆齿向内活动,防撬盒上还设置有锁杆活动孔,锁杆活动孔位于防撬盖外部且与活动片相连、同处一条轴心上。关于龙盘与复位板之间的推或拉的结果是:以图3-2来说明,用手提手把往上,则龙盘作逆时针转动,连杆推动复位板向上运动,复位板上的板圆齿从齿孔中移动,复位板压挤键扣,使键扣复位;如果拉手把往下,则龙盘作顺时针转动,连杆拉动复位板向下,同样挤压在盖板上露出的键扣,同样地,键扣受到压力而复位,可以结合图1-1和图3-3来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仁园,未经莫仁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65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源锁钥匙
- 下一篇:一种酒店用指纹识别防盗电子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