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工台湾红藜以提升抗氧化、减缓心血管疾病及提升保肝成分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6585.4 | 申请日: | 2017-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5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龙;马瑞彣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春藤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谢琼慧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血管疾病 搅拌装置 研磨装置 抗氧化 填料槽 超声波震荡装置 恒温控制装置 收集槽 保肝 超声波震荡 保肝效果 加工设备 温度恒定 研磨 蓝光 置入 加工 震荡 承接 储存 伤害 配合 | ||
一种加工台湾红藜以提升抗氧化、减缓心血管疾病及提升保肝成分的设备,包含一个用于供红藜原料置入的填料槽、一个位于该填料槽下游的研磨装置,及一个位于该研磨装置下游的收集槽。该研磨装置用于承接自该填料槽输送而来的红藜原料,并将该红藜原料研磨成红藜粉末,该收集槽用于储存所述红藜粉末。该加工设备还包含一个用于对红藜进行超声波震荡的超声波震荡装置、一个搅拌装置,及一个用于维持该搅拌装置的温度恒定的恒温控制装置。通过该超声波震荡装置的震荡作用,配合该搅拌装置与恒温控制装置,能使红藜的有益成分、酶成分活性提高,从而能提升红藜的抗氧化、减缓心血管疾病、提升保肝效果,以及减轻使用者受到的蓝光伤害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藜的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研磨、超声波震荡、恒温搅拌等装置而生产出能抗氧化、减缓心血管疾病的红藜粉末、产品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现代人常见的疾病,然而这是一种慢性病症,当有发现问题时,都已是严重的时候,而这样的疾病多是在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上的不良所造成,因此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是大家所关心的重要议题。
此外,人体需要许多不同胺基酸来抵抗疾病,而体内胺基酸仅能自行制造14种,其余则需倚靠饮食蛋白质来增添。但蛋白质无法储存于体内,必须每天补充,而缺少的胺基酸可由饮食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分解后,再由体内其他胺基酸重新组合所需的蛋白质。胺基酸是生物体的主原料也是调节人体机能的主要物质,人体有足够胺基酸,才有足够的自愈力,疾病也就自然减少。
另一方面,由于已知研究显示台湾红藜(学名为Chenopodium formosanum)营养价值高,并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抗氧化作用与高含量蛋白质,是一种营养且非常好的安全食物,通过研磨加工成微米级尺寸,可让肠胃的吸收增加及生成体内缺少的胺基酸,且有助于降低体脂肪形成、促进代谢及抗氧化的能力。有鉴于红藜的高营养价值以及为解决前述的心血管疾病问题,因此必须研究开发出适当的红藜产品加工设备,以使加工制造出的红藜粉末具有较佳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减缓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台湾红藜以提升抗氧化、减缓心血管疾病及提升保肝成分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加工台湾红藜以提升抗氧化、减缓心血管疾病及提升保肝成分的设备,包含一个用于供红藜原料置入的填料槽、一个位于该填料槽下游的研磨装置,以及一个位于该研磨装置下游的收集槽,该研磨装置用于承接自该填料槽输送而来的红藜原料,并将该红藜原料研磨成红藜粉末,该收集槽用于储存所述红藜粉末。该设备还包含一个位于该收集槽下游的超声波震荡装置、一个位于该超声波震荡装置下游的搅拌装置,以及一个用于维持该搅拌装置的温度恒定的恒温控制装置,该超声波震荡装置包括一个能容装自该收集槽输送而来的所述红藜粉末的震荡槽,以及一个安装于该震荡槽并用于产生超声波振动的超声波震荡子,该搅拌装置包含一个用于容装受到超声波震荡后的所述红藜粉末的搅拌容槽,以及一个伸入该搅拌容槽并能于恒温环境下搅拌所述红藜粉末的搅拌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台湾红藜以提升抗氧化、减缓心血管疾病及提升保肝成分的设备,该恒温控制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加热该搅拌装置的加热模块,以及一个讯号连接该加热模块并用于控制该加热模块的加热温度维持在35℃~40℃的温控模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台湾红藜以提升抗氧化、减缓心血管疾病及提升保肝成分的设备,该研磨装置包括一个界定出一个用于容装红藜原料的研磨空间的研磨座、一个伸入该研磨座的研磨杆,以及一个电连接该研磨杆并用于带动该研磨杆转动以进行研磨的驱动马达。
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台湾红藜以提升抗氧化、减缓心血管疾病及提升保肝成分的设备,该研磨座具有一个连通该研磨空间与该填料槽的进料口,以及一个连通该研磨空间与该收集槽的出料口,该收集槽具有一个能将红藜粉末排入该搅拌容槽内的卸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春藤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春藤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65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