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亲鱼固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6816.1 | 申请日: | 2017-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8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娜;黄颖颖;龙治海;陈先均;周波;李孟均;林珏;苏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种繁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繁育用的亲鱼固着器。
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业的进步,水产品种朝着名、特、优方向发展。名特优鱼类由于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而深受市场青睐,名特优鱼类养殖方兴未艾,大规模的名特优鱼类养殖,离不开大量苗种,苗种的获得仅依靠天然捕捞显然不能满足需求,人工养殖苗种的来源主要依靠人工繁殖,人工繁殖的物质基础就是亲鱼的可获得性。名特优鱼类亲鱼存在自然资源衰竭,价值高等特点,因此,繁殖的成功率和亲鱼的恢复率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有技术中对鱼类繁育的过程中,进行精、卵采集时,直接用手固定亲鱼,通过挤压亲鱼腹部采集精卵,虽然这种方式可以采集到精、卵,但是由于亲鱼离开水环境,会引起亲鱼的应激反应,而且亲鱼容易挣扎,从手中脱落,引起不必要的损失,导致采集失败,甚至会因用力过大使亲鱼受到伤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亲鱼固着器,可有效提高亲鱼人工繁殖采卵和采精过程的成功率,降低此过程中的应激反应,有效减小亲鱼受伤程度,提高现代化人工繁殖技术可控性和可操作性。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亲鱼固着器,包括:
具有用于固定鱼体的第一腔体的第一固着本体;
具有用于固定鱼头的第二腔体的第二固着本体,其与第一固着本体固定连接形成一个贯通的封闭腔体;
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固着本体上端的开合装置;以及
设置在第一固着本体下端,用于收集亲鱼精卵的导向器。
其中,所述第一固着本体与第二固着本体还可以通过伸缩紧固装置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着本体外表面设有防滑装置。
其中,所述防滑装置可以是条纹凸起,也可以是多个凹点,还可以是其他任意一种实现防滑功能的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固着本体内表面为凹面结构,在开合装置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具有用于固定鱼体的第一腔体;
其中,所述第二固着本体内表面为凹面结构,在开合装置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具有用于固定鱼头的第二腔体。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着本体为类梯形结构,从身体到吻端逐渐变窄。
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通过伸缩紧固装置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
本实用新型所称的鱼体是指鳃盖后缘至尾鳍末端的部分,所称的头部是指吻端至鳃盖骨后缘的部分。
尤其是,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径大于第二固着本体的外径,使第二固着本体可以嵌套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然后使用伸缩紧固装置使第一固着本体和第二固着本体连接在一起,使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贯通为一个封闭的腔体。
其中,所述第二固着本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腔体内表面的接触处涂有粘结层,在水的作用下可拆卸的粘合在一起,使第一固着本体与第二固着本体形成一个亲鱼固着器。
其中,所述粘结层可以是增粘树脂与丙烯酸树脂、增粘树脂与天然橡胶或增粘树脂与白乳胶形成的低粘度粘结层,其粘度值小于400mPa·s。
其中,所述腔体可以容纳一条鱼。
由于腔体的大小可以通过第一固着本体和第二固着本体的嵌套伸缩及伸缩紧固装置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固着器可以适用于不同鱼类。
其中,所述伸缩紧固装置环绕设置在第一固着本体的外表面,其可以根据不同鱼种的鳃盖骨后缘处的鱼体大小调节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接处,第二腔体内径的大小,使其适配于不同鱼种的鳃盖骨后缘处的鱼体大小,而且,还可以根据鱼头大小及鱼躯干与鱼尾的大小调节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大小,以适配于不同鱼类大小。
其中,所述伸缩紧固装置可以是一种一端具有多孔结构,另一端具有与所述多孔结构的紧固凸起的条带结构。
特别是,所述第一固着本体与第二固着本体是由弹性材料制成,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就可以实现对亲鱼腹部的挤压,使亲鱼将精子或卵子排出体外。
其中,所述弹性材料可以是弹性体,还可以是由包括但不限于橡胶制品制备而成的弹性材料。
尤其是,所述第一固着本体与第二固着本体内设有柔软的保水层,使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内保持湿润环境,从而减少亲鱼的应激反应。
其中,所述保水层为可以为纯棉材料,例如棉布、纱布等,还可以是柔软的具有海绵孔隙结构的材料。
其中,所述柔软的具有海绵孔隙结构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高分子聚氨酯材料,高分子聚乙烯型材料,高分子聚苯乙烯材料,该材料可以通过市售获得,也可以是采用现有技术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68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