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环保型牡蛎壳热循环焙烧器及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7313.6 | 申请日: | 2017-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1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玛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20 | 分类号: | F26B17/20;F26B23/02;F23C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363500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环保 牡蛎 循环 焙烧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牡蛎壳焙烧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牡蛎壳热循环焙烧器及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牡蛎生产量居世界首位,牡蛎主要以食用为主,食用后会剩余大量的牡蛎壳。如果将剩余的大量的牡蛎壳作垃圾处理,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同时牡蛎壳堆放后还会腐败、发臭,污染环境、危害人们健康。为了将大量的牡蛎壳资源变废为宝,经发现牡蛎壳的成份以碳酸钙为主,其占牡蛎壳质量90%以上,其中钙元素占40%以上,此外牡蛎壳还含有铜、铁、锌、锰、锶等20多种微量元素;同时,牡蛎壳中存在大量纳米级微聚孔,微聚孔具有重金属吸附作用且与其他有效元素结合可起到缓释作用。因此,牡蛎壳被广泛应用于焙烧后生产土壤调理剂,用作对酸性土壤进行改良、吸附土壤中重金属等。
但是,现有的对牡蛎壳进行焙烧的工艺中,牡蛎壳在焙烧过程中外部的水分会快速挥发,但在微聚孔内的水分反而会被锁在微聚孔中,微聚孔被水分占据而失去了与其他有益元素结合的空间,同时导致其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下降。此外,现有技术中对废气的直接排放导致热损失较大,焙烧过程的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牡蛎壳热循环焙烧器,其利用废气的热含量对通入焙烧室的空气进行预热,用于对牡蛎壳和焙烧室进行预热,减小焙烧过程的能耗;同时其能够促进微聚孔内水分的蒸发,增大微聚孔的利用率,提高牡蛎壳粉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环保效应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牡蛎壳粉生产装置,其焙烧过程能耗低,制得的牡蛎壳粉的微聚孔的利用率高,应用于土壤调理剂中对重金属等的吸附作用强,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节能环保型牡蛎壳热循环焙烧器,其包括焙烧室和换热室,焙烧室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换热室开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换热室包括储气箱及换热管,储气箱包括箱体、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气管分别与箱体的第一端部及第二进气口连通,排气管分别与箱体的第二端部及第一进气口连通,箱体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储气腔和连通相邻两个储气腔的通气孔,多个储气腔沿进气管与排气管的连线方向并排设置,换热管包括进气总管、散热管、连通管及排气总管,每个储气腔内设置有多个散热管,连通管用于连通相邻两个储气腔内的多个散热管,进气总管分别与第一排气口及设置于第二端部的储气腔内的多个散热管连通,排气总管分别与第二排气口及设置于第一端部的储气腔内的多个散热管连通。
一种节能环保型牡蛎壳粉生产装置,包括上述的节能环保型牡蛎壳热循环焙烧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环保型牡蛎壳热循环焙烧器,焙烧室内的废气通过换热总管进入散热管内,散热管内的废气和储气腔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利用废气含有的大量的热量对空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空气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焙烧室对焙烧室和焙烧室内的牡蛎壳进行预热,其能够减小焙烧过程的能耗;同时其能够促进微聚孔内水分的蒸发,增大微聚孔的利用率,提高牡蛎壳粉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生产工艺及其制得的产品均节能环保。在箱体的内部沿进气管与出气管的连线方向并排设置多个储气腔,且箱体的进气端即第一端部与排气总管连通,箱体的排气端即第二端部与进气总管连通,空气自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运动,并依次在各个储气腔内与散热管进行换热,由于空气在第一端部的温度最低并朝向第二端部逐渐升高,废气在第二端部的温度最高并朝向第一端部逐渐降低,该设置方式使废气和空气沿温度梯度形成逆流,其能够进行充分的换热。每个储气腔内设置多个散热管,使储气腔内的空气与散热管进行立体式换热,其换热面积大,换热效果好,提高其节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环保型牡蛎壳粉生产装置,采用上述节能环保型牡蛎壳热循环焙烧器对牡蛎壳进行焙烧,焙烧能耗低。其焙烧过程中将微聚孔中的水分充分蒸发,微聚孔的利用率高,使用该装置焙烧制得的牡蛎壳粉制备的土壤调理剂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能环保型牡蛎壳热循环焙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焙烧室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玛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玛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73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