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变速器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7583.7 | 申请日: | 2017-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1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邰昌宁;谢天礼;马粉粉;凌晓明;周友;刘学武;张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66 | 分类号: | F16H3/6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4 | 代理人: | 李萌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变速器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变速器及具有该自动变速器的车辆。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AT)一般包括多个行星齿轮组、制动器及离合器,多个行星齿轮组、制动器及离合器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当发动机产生的扭矩进入自动变速器时,自动变速器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作方式多级地改变进入其的扭矩,并将改变后的扭矩向外输出。由机械原理可知,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动力源的数量等于机构转速自由度数。由于AT是通过不同离合器/制动器的组合结合实现不同挡位,即通过制动器/离合器约束自动变速器的自由度,从而达到减少系统自由度目的,最终保证自动变速器具有确定的运动。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系统自由度数为N的单动力源自动变速器,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通过制动器/离合器等操纵元件限制该自动变速器的(N-1)个转速自由度。
一般而言,自动变速器具有的挡位越多,汽车的动力性能及燃油经济性能越好,但是,行星齿轮组数、离合器及制动器的数量,以及传动构件连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传动方案结构布置的复杂程度。自由度数增多和相邻挡位之间换挡变换的操纵元件数量增多,都将导致控制难度增大,并且自动变速器的体积、效率以及承载能力产生直接的影响。每个挡位的动力传递路线取决于传动方案,应避免出现内部功率循环,将影响各挡位传动效率。
伴随汽车排放法规日渐苛刻的要求以及对燃油经济性要求的提高,自动变速器挡位需求增多。对于行星齿轮组自动变速器,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增加挡位:一是增加行星齿轮组的数量;二是增加自由度数量,但增加行星齿轮组的数量会显著地增加自动变速器的体积及重量,增加自由度数量容易导致操控元件的增多,增大换挡时的操控难度。为此,寻求一种行星齿轮组和操纵元件数量最佳组合、结构紧凑、传动高效的行星自动变速机构成为各大整车企业或研发机构产品开发的关键。
现阶段乘用车市场上使用的十速自动变速器主要有两种:
一、通用和福特合作开发的10R80自动变速器方案;该方案采用四个离合器,另个制动器,具有5个自由度,每一挡位需要同时结合4各换挡元件。
二、丰田的direct shift-10AT方案,该方案的前两排采用拉维纳结构,具有四个离合器和两个制动器,为4自由度系统,每一挡位需要同时结合3个换挡元件。
无论是10R80方案还是丰田的方案,均是采用四个离合器及两个制动器来实现,也就是说均会有两个制动器,制动器最终会通过连接件,如摩擦钢片齿连接到箱体上,制动器的存在增加了箱体的加工制造难度;同时由于箱体的材料一般是铝合金,制动器在闭合时会对箱体造成冲击,对箱体的强度要求较高,这又会对箱体的轻量化设计造成困难,最终会增加自动变速器的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及具有该自动变速器的车辆,该自动变速器不使用制动器,所有挡位均通过离合器的控制来实现,有利于改善箱体的受载情况,使自动变速器的结构更加紧凑,传动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包括输入轴、箱体、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三行星齿轮组、第四行星齿轮组,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第五离合器、第六离合器及输出轴;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一齿圈及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轮可旋转地支撑于所述第一行星架上,且所述第一行星轮位于所述第一太阳轮与第一齿圈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及所述第一齿圈啮合;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齿圈及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轮可旋转地支撑于所述第二行星架上,且所述第二行星轮位于所述第二太阳轮与第二齿圈之间,并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及所述第二齿圈啮合;
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三齿圈及第三行星架,所述第三行星轮可旋转地支撑于所述第三行星架上,且所述第三行星轮位于所述第三太阳轮与第三齿圈之间,并与所述第三太阳轮及所述第三齿圈啮合;
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包括第四太阳轮、第四行星轮、第四齿圈及第四行星架,所述第四行星轮可旋转地支撑于所述第四行星架上,且所述第四行星轮位于所述第四太阳轮与第四齿圈之间,并与所述第四太阳轮及所述第四齿圈啮合;
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二行星架相连,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四行星架相连,所述第一齿圈固定于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相连,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第三太阳轮相连,所述第三齿圈与所述第四太阳轮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75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AGV用自动张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