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间歇式塑料颗粒发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8663.4 | 申请日: | 2017-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7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汤世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汤达新型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34 | 分类号: | B29C44/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2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歇 塑料颗粒 发泡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歇式塑料颗粒发泡设备。
背景技术
消失模铸造(又称实型铸造)是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石蜡或泡沫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使模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
利用塑料泡沫模具进行消失模铸造时,首先需要对塑料颗粒原料进行发泡,使之成为塑料颗粒泡沫,这一工序是在塑料颗粒发泡机中进行的,如附图2所示,现有的间歇式塑料发泡机通过进料管道从发泡桶的顶部加入原料颗粒,然后利用发泡桶内的搅拌机构进行搅拌,进行发泡,发泡桶的出料通道设置在发泡桶的侧面,出料通道的截面为矩形,通过气缸连接有封闭块,封闭块在出料通道内滑动,将出料通道打开,然后利用搅拌叶片搅动,将发泡后的塑料颗粒从发泡桶内向外推动,使塑料颗粒落入到出料通道下方相邻的集料箱内。
在出料时,大部分塑料颗粒受到搅拌叶片的推动,相互挤压,在出料通道内向外运动,但最后端的一小部分塑料颗粒由于受到搅拌叶片的推动力不足,又没有后续塑料颗粒的挤压,会残留在出料通道内,无法从出料通道落入集料箱内,导致出料不彻底,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间歇式塑料颗粒发泡设备,其优点是塑料颗粒出料较为彻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间歇式塑料颗粒发泡设备,包括发泡桶和与所述发泡桶相连的进料管道,所述发泡桶的侧面底部连通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包括顶板、底面和两侧的竖直侧壁,所述出料通道内插接有用于封闭出料通道的封闭块,所述封闭块远离所述发泡桶的一面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出料通道出口处的下方设有集料箱,所述出料通道内竖直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上端连接内芯管,所述内芯管插接在滑动杆内,所述内芯管的上方连接有驱动内芯管上下运动的第三气缸,所述顶板上设有与出料通道平行的滑槽,所述滑动杆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连接有与所述滑槽平行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顶板内设有供所述刮板向上插入的通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出料时,刮板插入通槽内,第一气缸打开封闭块后,大部分塑料颗粒受到搅拌叶片的推动,相互挤压,在出料通道内向外运动,落入出料通道出口处下方的集料箱内,此时还有小部分塑料颗粒残留在出料通道内,此时通过第三气缸驱动内芯管向下运动,将刮板从通槽内向下伸出,使刮板下端与底面抵触,再通过第二气缸带动滑动杆在滑槽内运动,使刮板沿着出料通道向外的方向运动,将残留在出料通道内的塑料颗粒刮出,使残留的塑料颗粒能够落入集料箱内,从而使得出料通道内的塑料颗粒被清理地更加彻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闭块远离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端面为圆弧状的曲面,所述封闭块将所述出料通道封闭时所述曲面与所述发泡桶的内壁构成完整的圆柱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出料完毕后通过第一气缸驱动封闭块在出料通道内滑动,将出料通道进行封闭,封闭块的曲面与发泡桶内壁构成完整的圆柱面,封闭得较为紧密,有利于提高塑料颗粒的发泡效果,并且在发泡时,封闭块不会阻碍到发泡桶内的搅拌叶片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板的下端面设有润滑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刮板下端的润滑层可以使得刮板在与出料通道的底面上滑动时更加方便,减少刮板受到的摩擦阻力,减少刮板运动时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闭块的四周侧面设有密封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层用于提高封闭块封闭出料通道时的密封性能,有助于提高发泡桶内塑料颗粒的发泡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料箱的顶面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上开设有玻璃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板可以控制集料箱的开闭,而玻璃窗可以供工作人员对出料的塑料颗粒进行观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刮板可以将出料通道内残留的塑料颗粒进行刮出,使得出料更加彻底,并且刮板不使用时可以向上插入通槽内,不影响正常的出料;
2、封闭块及密封层有利于提高塑料颗粒的发泡效果,并且在发泡时,封闭块不会阻碍到发泡桶内的搅拌叶片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封闭块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密封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出料通道结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汤达新型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汤达新型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86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