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体抗氧化增强屏蔽性能高分子改性复合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9362.3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1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啟亮电线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02 | 分类号: | H01B12/02;H01B7/22;H01B9/02;H01B7/2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体 氧化 增强 屏蔽 性能 高分子 改性 复合 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电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导体抗氧化增强屏蔽性能高分子改性复合电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电力系统不断向更大规模方向发展,各区域电网之间联络越来越紧密,对电能品质和供电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环保和节能要求更严格。
目前电网中通常采用常规铜导体的电力电线进行输配电运行。由于常规电力电线中存在着电阻,使得不少电能转化为热能消耗在输电过程中。据统计,采用常规电力电线进行输电,约有的电能损耗在输电线路上。仅在我国,每年的电力损失即达多亿度。采用无阻和高临界电流密度的高温超导材料作为导体的超导电线,因其损耗低、传输容量大、无电磁辐射和无线电干扰、节约输电空间以及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被认为是电力工业新技术的突破口,蕴涵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导体抗氧化增强屏蔽性能高分子改性复合电线。
导体抗氧化增强屏蔽性能高分子改性复合电线,包括:导体层、超导层、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绝热层、阻水层、金属护套、外护套层、石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层设置在最内层,导体层的外侧依次设有超导层、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绝热层、阻水层、金属护套、外护套层,外护套层的外层喷涂有石墨层,其中超导层由喷涂有Ag的Bi2223带材螺旋形叠加组成,绝缘层为多层的叠加的绝缘纸,导体屏蔽层和绝缘屏蔽层均由若干根网状排列的铜线组成,金属护套为若干层铜带螺旋形叠加组成。
优选地,所述外护套层的材料为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
优选地,所述石墨层的厚度为1~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层屏蔽层从而有效避免输电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通过设置绝缘层和外护套层,能够大大的增加电线的绝缘性能;通过设置喷涂有Ag的Bi2223带材螺旋形叠加组成超导层,从而大大的降低了输电电线的电阻;本实用新型具有重量轻、成本低、绝缘性能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体抗氧化增强屏蔽性能高分子改性复合电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层,2、超导层,3、导体屏蔽层,4、绝缘层,5、绝缘屏蔽层,6、绝热层,7、阻水层,8、金属护套,9、外护套层,10、石墨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导体抗氧化增强屏蔽性能高分子改性复合电线,包括:导体层1、超导层2、导体屏蔽层3、绝缘层4、绝缘屏蔽层5、绝热层6、阻水层7、金属护套8、外护套层9、石墨层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层1设置在最内层,导体层1的外侧依次设有超导层2、导体屏蔽层3、绝缘层4、绝缘屏蔽层5、绝热层6、阻水层7、金属护套8、外护套层9,外护套层9的外层喷涂有石墨层10,其中超导层2由喷涂有Ag的Bi2223带材螺旋形叠加组成,绝缘层4为多层的叠加的绝缘纸,导体屏蔽层3和绝缘屏蔽层5均由若干根网状排列的铜线组成,金属护套8为若干层铜带螺旋形叠加组成。
所述外护套层9的材料为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
所述石墨层10的厚度为1~3m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啟亮电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啟亮电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93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