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往复式棘轮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9883.9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8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卢灿阳;卢允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灿阳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11 | 代理人: | 戴广志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棘轮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往复式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棘轮扳手于现今手工具或动力工具领域已相当的普遍,并且具有相当成熟的功能,然而,习知动力驱动的棘轮扳手皆是藉由偏心的方式进行驱动,如此一来将会造成其驱动结构的稳固性不足,且于使用上的耗损亦将随的提升;
再者,习知的棘轮扳手皆配置有可切换双向旋转的功能,然而结构往往都过于复杂,造成制作上的困难以及制造成本的提升;
为克服前述缺失,急需一种结构简单、稳固,耗损小、成本低的往复式棘轮扳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往复式棘轮扳手,其主要目的是使其整体的结构稳固,降低使用时能量的耗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往复式棘轮扳手。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往复式棘轮扳手,供以结合一工具,包括:
一驱动马达,其中一端具有一马达齿轮;
一主动轴,为该马达齿轮驱动,该主动轴沿着一轴向延伸,该主动轴开设有一珠沟,该珠沟环绕该主动轴且呈一回旋封闭回路,该珠沟的延伸方向同时具有沿轴向的分量以及沿着环绕该主动轴的分量;
一从动轴,其中一端向内凹设有一操作槽,该主动轴可相对该从动轴旋转的插设于该操作槽内,该从动轴的另一端具有一容置槽,该从动轴的外周缘具有至少一限止平面,该从动轴开设有一滚珠孔,该滚珠孔与该操作槽连通;
一滑设件,设置于该滚珠孔及该珠沟,当该主动轴于旋转时,该滑设件便沿着该珠沟移动;
一固定环件,其内侧具有与该限止平面数量相同的至少一对应平面,该固定环件套设于该从动轴,该对应平面是面对该限止平面,该固定环件具有一对应外平面;
一推抵装置,包括一推抵件及一第一弹性件,该推抵装置枢设于该容置槽,该推抵件沿轴向的其中一端具有一推抵面,该推抵件沿轴向的另一端具有一推抵沟,该第一弹性件设置于该容置槽内,该第一弹性件的其中一端抵于该从动轴,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是抵于该推抵面;
一棘轮,具有一棘齿部,该棘齿部环设有复数棘齿,该推抵件供以推抵该棘轮的棘齿,该棘轮具有一异形孔,该异形孔供以让不同型态的该工具插设;
一外壳,该驱动马达、该主动轴、该从动轴、该滑设件、该固定环件、该推抵装置皆设置于该外壳内,该固定环件的该对应外平面是面对该外壳,该外壳于其中一端具有一棘轮容置槽,该棘轮为可相对该外壳枢转的设置于该棘轮容置槽内,该棘轮容置槽周侧具有至少一限位槽体,该限位槽体与该棘轮容置槽连通;以及
一定位组件,设置于该限位槽体,该定位组件包括一挡片及一第二弹性件,该挡片枢设于该限位槽体,该挡片具有一挡部伸入该棘轮容置槽内,该挡部具有相对的一施力侧及一受力侧,该挡部的施力侧抵压于该棘轮的其中一个该棘齿,该第二弹性件的其中一端抵于该外壳,该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抵于该挡部的受力侧。
由前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藉由驱动该主动轴旋转,并透过该滑设件使该从动轴沿轴向往复位移,并于该从动轴装设该推抵装置,由该推抵装置推抵该棘轮,藉此简化整体的结构,使各组件间稳固的配合,达成稳固、损耗小、成本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往复式棘轮扳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往复式棘轮扳手的局部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往复式棘轮扳手的作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往复式棘轮扳手的作动示意图。
附图中符号标记说明:
10为驱动马达;11为马达齿轮;20为齿轮箱;30为齿轮组;31为星齿轮环;311为内周壁;311A为带动齿;312为外周壁;312A为卡掣凸;32为行星齿轮;40为主动轴;41为前端轴;411为珠沟;42为容置轴段;421为容置槽;43为轴承段;50为从动轴;50A为限止平面;50B为弧面段;51为操作槽;52为容置槽;53为滚珠孔;54为导引槽;60为滑设件;60A为辅助滑移件;70为固定环件;70A为对应平面;71为内孔;70B为对应外平面;80为推抵装置;81为推抵件;811为推抵面;812为枢转部;812A为枢孔;813为推抵沟;82为第一弹性件;83为枢轴;90为棘轮;91为凸柱;92为棘齿部;921为棘齿;93为异形孔;X为轴向;M为外壳;M1为棘轮容置槽;M2为限位槽体;S,S1,S2为轴承;L为定位组件;L1为挡片;L11为挡部;L111为施力侧;L112为受力侧;L2为第二弹性件;T为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灿阳,未经卢灿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98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航空插头尾罩紧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氧气乙炔瓶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