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压泵及净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0030.7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9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云飞 |
主分类号: | F04B17/03 | 分类号: | F04B17/03;F04B53/14;F04B53/16;F04B5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泵 净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压泵及净水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净水机普遍采用电动隔膜泵作为增压原件;隔膜泵包括电机和泵头;泵头主要包括泵体、偏心摆轮、活塞推块和隔膜片;
偏心摆轮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塞推块的往复运动;
活塞推块的往复运动,改变了进水室的容积,形成真空吸水,并压向出水室,实现增压功能;
隔膜片设置于泵头与电机之间,固定连接活塞推块,起水密封作用。
由上可知:(1)隔膜泵结构相对复杂;(2)由于偏心摆轮的偏心负载作用,导致振动,噪音较大,且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3)隔膜片高频次被强力往复拉扯,容易疲劳及老化,产生泄露,影响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噪音低、使用寿命长的增压泵及净水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压泵包括泵头和电机;泵头包括缸体、活塞组件和缸盖;缸体为柱筒状,设置有进水接口及出水接口;活塞组件滑动配合于缸体内柱面,与缸体构成水密的腔室,其伸出端设置有第一螺旋副及止转扁位;进水接口及出水接口连通腔室;缸盖固定于缸体,设置有与止转扁位配合的止转通孔;电机固定连接泵头,受控实现双向旋转,其轴端设置有与第一螺旋副旋转连接的第二螺旋副。
进一步地,泵头包括进水单向阀和出水单向阀,对应固接于缸体的进水接口及出水接口。
进一步地,活塞组件包括固定于其滑动面上的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净水机,包括前述增压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压泵及净水机,采用了柱塞式结构,克服了隔膜泵的一些不足,结构更简单、噪音更低,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增压泵的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增压泵的部分零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泵头;10A腔室; 11缸体;11A进水接口;11B出水接口;12活塞组件;121密封件;12A第一螺旋副;12B止转扁位;13缸盖;13A止转通孔; 14A进水单向阀;14B出水单向阀;20电机; 20A第二螺旋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压泵包括泵头10和电机20;
泵头10包括缸体11、活塞组件12和缸盖13;
缸体10为柱筒状,设置有进水接口11A及出水接口11B;
活塞组件12滑动配合于缸体11内柱面,与缸体11构成水密的腔室10A,其伸出端设置有第一螺旋副12A及止转扁位12B;进水接口11A及出水接口11B连通腔室10A;
缸盖13固定于缸体11,设置有与活塞组件12配合的止转通孔13A;
电机20固定连接泵头10,受控实现双向旋转,其轴端设置有与第一螺旋副12A旋转连接的第二螺旋副20A。
泵头10还包括进水单向阀14A和出水单向阀14B,对应固接于缸体11的进水接口11A及出水接口11B。
活塞组件12还包括固定于其滑动面上的密封件121,对腔室起到水密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增压泵的工作原理是:电机20旋转,通过第一螺旋副12A及第二螺旋副20A传动到活塞组件12,由于活塞组件12受止转扁位12B及止转通孔13A的限制作用而被限制转动,从而推动活塞组件12沿缸体11的内柱面滑动。
设定电机20顺时针旋转时,活塞组件12向后滑动,其与缸体11间形成腔室10A,腔室的压力在减小,进水单向阀14A处于导通状态,出水单向阀14B处于截止状态,水进入腔室10A;反之,电机20逆时针旋转时,活塞组件12向前滑动,腔室10A被压缩,进水单向阀14A截止状态,出水单向阀14B处于导通状态,水从腔室10A被压出;如此往复循环,水不断从出水口压出,从而起到增压作用。
本实施例的缸体11采用圆柱形缸体,其它实施例可采用其它的柱筒形状。
本实施例的电机采用无刷电机,其它实施例可采用步进电机等,可方便地实现正、反转向的控制以及转速的控制;其控制方法属通用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净水机,包括前述增压泵。
从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压泵及净水机,采用了柱塞式结构的增压泵,克服了隔膜泵的一些不足,结构更简单、噪音更低,使用寿命更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更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云飞,未经陈云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00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