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条码检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0264.1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5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邦越条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码 检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条码检标机。
背景技术
现在的大型工厂对货物、资料等大多采用打印条形码的方式进行数据整理,对于需要大量打印条形码的大型工厂来说,一旦打印错误可能会造成数据紊乱,从而引发不必要的损失,目前对货物和资料进行检标签一般是采用人手操作的方式来进行,人工检标签的操作方式,不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劳务成本高,检查错误率高,还使品检效率低。因此,针对现在的条形码打印和品检操作存在上述问题的不足,本申请人研发一种通过设置有机台、显示屏、卡纸器、托载柱、扫描器、红外测试仪、自动缠绕器、导向柱和开关,其能实现采用机械代替人工检测条码是否重号、错号、漏号、跳号和是否有可读性,从而排除了大一类别检测的局限性,其可检查多种不同的标签,进一步完善了数据的积累,减少了检验结果的丢失,结构简单,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和实用,检测精准度高,检测效果好,检测效率高的一种条码检标机确属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设置有机台、显示屏、卡纸器、托载柱、扫描器、红外测试仪、自动缠绕器、导向柱和开关,其能实现采用机械代替人工检测条码是否重号、错号、漏号、跳号和是否有可读性,从而排除了大一类别检测的局限性,其可检查多种不同的标签,进一步完善了数据的积累,减少了检验结果的丢失,结构简单,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和实用,检测精准度高,检测效果好,检测效率高的一种条码检标机。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条码检标机,包括机台、显示屏、卡纸器、扫描器、红外测试仪、托载柱、导向柱和自动缠绕器,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机台上,所述卡纸器设置在显示屏的上方,所述导向柱和托载柱从前往后排列分别设置在卡纸器的左右两侧,所述扫描器设置在卡纸器的后方,所述红外测试仪设置在扫描器的左侧,所述自动缠绕器分别设置在机台的左右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屏右侧设置有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托载柱设置有至少两根。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柱设置有至少两根。
作为优选,所述自动缠绕器设置有至少两个。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屏与电脑连接使用,所述电脑内安装有校验软件。
作为优选,所述电脑内还能安装有用于记录扫描条码信息、扫描条码时间、扫描人、报错原因和导出扫描结果数据的记录软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条码检标机,包括机台、显示屏、卡纸器、扫描器、红外测试仪、托载柱、导向柱和自动缠绕器,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机台上,所述卡纸器设置在显示屏的上方,所述导向柱和托载柱从前往后排列分别设置在卡纸器的左右两侧,所述扫描器设置在卡纸器的后方,所述红外测试仪设置在扫描器的左侧,所述自动缠绕器分别设置在机台的左右两侧,所述显示屏与电脑连接使用,所述电脑内安装有校验软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按下开关,自动缠绕器开始自动缠绕回卷,同时,操作人员打开校验软件,当标签移送至扫描器前面时,扫描器自动读码扫描,当扫描器发现检签上的条码损坏或者重复不可读时即自动报错,显示屏自动锁定停止检查,安装在电脑内的记录软件自动记录扫描条码的信息、扫描条码时间、扫描人和报错原因,操作人员还可根据使用的需要将扫描的结果数据导出追溯,其实现采用机械代替人工检测条码是否重号、错号、漏号、跳号和是否有可读性,从而排除了大一类别检测的局限性,并可检查多种不同的标签,进一步完善了数据的积累,减少了检验结果的丢失,结构简单,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和实用,检测精准度高,检测效果好,检测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条码检标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邦越条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邦越条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02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