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膝关节置换髓外定位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0514.1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0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翟延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延荣 |
主分类号: | A61B17/17 | 分类号: | A61B17/17;A61B90/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魏秀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杆 支腿 机械轴 股骨 滑块 拉杆 定位尺 铰接 本实用新型 膝关节置换 滑动 形位 夹角平分线 合拢 铰接端 等长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膝关节置换髓外定位尺,包括第一支腿定位杆和第二支腿定位杆,所述第一支腿定位杆和第二支腿定位杆的一端铰接在一起,另一端可随意分开或合拢,其中,在所述第一支腿定位杆和第二支腿定位杆的公共铰接端还铰接有股骨机械轴定位杆,所述股骨机械轴定位杆通过一形位保持结构始终处于第一支腿定位杆与第二支腿定位杆够成的夹角平分线上;所述形位保持结构包括滑块、等长的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滑块滑动地设置在股骨机械轴定位杆上,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滑块的两侧,用于推/拉滑块沿股骨机械轴定位杆滑动。本实用新型定位尺结构定位快速、精度高、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膝关节置换髓外定位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假体设计与制造技术飞速发展,膝关节置换术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精确的下肢和假体力线恢复被认为是全膝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之一,追求手术的精准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发展趋势。精准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手术截骨定位目前胫骨近端的截骨定位基本采用髓外定位方式,而股骨远端截骨除极少数采用髓外定位或计算机辅助定位外仍基本采用髓内定位方式。髓内定位截骨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①髓内杆破坏髓腔内血供,增加了出血风险;②可能的髓腔内脂肪颗粒或血栓回心,导致潜在的心血管并发症;③髓内杆尺寸相对髓腔往往偏细,插入过短可能导致髓内杆在髓腔内的非中心摆动,插入过深则可能导致定位杆弯曲;④某些特殊病例,如股骨干异常畸形、股骨干内固定术后、骨折畸形愈合、骨髓炎后髓腔闭锁等,无法采用髓内定位;⑤部分内外翻畸形严重患者往往合并股骨旋转,导致术前全长X线片测量误差,影响机械轴与解剖轴夹角的判断;⑥多数假体器械仅有少数特定角度的股骨外翻角(多为5°、6°、7°),无法进一步精确;⑦髓内定位仅关注冠状面力线,基本忽略了矢状面力线的准确性,而矢状面髓腔方向与机械轴方向存在的差异必然导致股骨假体的异常屈伸位置安装。
近年来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个体化定制截骨模块等逐渐应用于临床,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手术的准确性。但这些方法存在价格昂贵、手术时间长、学习曲线长等缺点,目前还未在临床广泛应用。也有学者设计了相对实用的机械式股骨髓外定位工具,但精度大多无法与髓内定位工具相媲美,术后影像学评估力线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膝关节置换髓外定位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膝关节置换髓外定位尺,包括第一支腿定位杆和第二支腿定位杆,所述第一支腿定位杆和第二支腿定位杆的一端铰接在一起,另一端可随意分开或合拢,
在所述第一支腿定位杆和第二支腿定位杆的公共铰接端还铰接有股骨机械轴定位杆,所述股骨机械轴定位杆通过一形位保持结构始终处于第一支腿定位杆与第二支腿定位杆够成的夹角平分线上;
所述形位保持结构包括滑块、等长的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滑块滑动地设置在股骨机械轴定位杆上,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滑块的两侧,用于推/拉滑块沿股骨机械轴定位杆滑动;
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支腿定位杆上并且铰接处构成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支腿定位杆上并且铰接处构成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到公共铰接端的距离等于第二铰接点到公共铰接端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腿定位杆与第二支腿定位杆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股骨机械轴定位杆的非铰接端处设有沿杆长方向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腿定位杆和第二支腿定位杆的非铰接端分别设有固定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为同心定位孔,所述同心定位孔用于跟随一股骨标记孔,使两者圆心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延荣,未经翟延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05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