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康治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1114.2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0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羽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羽曦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N2/08;A61H39/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赵斌,苗峻 |
地址: | 200032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心康治疗器。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的治疗手段,仍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亡原因首位。
现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这些手段只能在明确发病后才能起到一定效果,但存在药物副作用多、手术风险大等弊端,同时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现在仅停留在身体锻炼、饮食控制等水平,没有明确且针对性的措施。然而市场上部分宣称具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功效的产品并无实际效果,浪费患者的大量资金,影响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填补现有技术空白,提供了一种心康治疗器。该治疗器为腕表式结构,其中心基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端设置有脉搏感应装置,所述支撑座自下而上套装有远红外发热布层、磁片层、磁屏蔽旋转层和药膜层。采用这种结构的心康治疗器可以实时监控心跳情况,同时其上设置的远红外发热层可以自主发射远红外线,激发药膜层内的药物成分活化,从而实现透皮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远红外线和磁片发出的电磁波可以激发体内细胞活性,起到刺激穴位的作用,进而起到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心康治疗器,该治疗器为腕表式结构,其中心基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端设置有脉搏感应装置,所述支撑座自下而上套装有远红外发热布层、磁片层、磁屏蔽旋转层和药膜层;
所述的磁屏蔽旋转层由两片上下交错设置的半圆形磁屏蔽片组成,上述半圆形磁屏蔽片可以以支撑座为转轴旋转;且所述半圆形磁屏蔽片的半径与磁片层的圆形磁片半径相同;
所述中心基座两侧连接有腕带,中心基座内设置有显示屏、电池和数据处理装置;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与上述各装置电连接,可以将脉搏感应装置检测到的脉搏转化为数字显示在显示屏上,同时可以控制脉搏感应装置的开关;
所述的磁片层磁片选自钡铁氧体磁片或锶铁氧体磁片,且其磁场强度为1000-2000高斯;
采用这种结构的装置,使用时可以直接佩戴在使用者的腕部,使药膜层和脉搏感应装置紧贴使用者的腕部皮肤,通过数据处理装置开启脉搏感应装置即可检测心跳数据并显示在显示屏上;由于远红外发热装置的自身性质,可发出远红外线;磁片可发出电磁波,两者协同激发体内细胞活性,起到刺激穴位的作用,同时激发药膜层内的药物成分活化实现透皮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起到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根据使用者体质的不同,可以通过旋转两片半圆形磁屏蔽片的方式屏蔽部分磁片,降低磁场强度,从而适应不同使用者,这种方式可随机调节磁场强度至二分之一,若需要更强的强度,则可以通过更换磁片或拆除半圆形磁屏蔽片的方式实现;
综合上述手段,即可通过刺激腕部穴道、活化身体细胞、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式,起到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为了避免远红外线和电磁波对脉搏感应装置的影响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在支撑座外侧设置有热磁屏蔽材料;
上述各装置和材料均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得,发明人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的药膜层一般采用中药成分以常规工艺制备成药膜,也可以采用市场上直接采购的药膜,所选择的药物均为心脑血管疾病常用保健治疗药物;
综上所述,采用这种结构的心康治疗器可以实时监控心跳情况,同时内部设置的远红外发热层可以自主发射远红外线,激发药膜层内的药物成分活化从而实现透皮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远红外线和磁片发出的电磁波则可以激发体内细胞活性,起到刺激穴位的作用,进而起到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结构简单方便携带和佩戴,成本较低,适合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心康治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心康治疗器的后视图;
图3为所述中心基座及其附属物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半圆形磁屏蔽片与支撑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腕带,2为药膜层,3为支撑座,4为显示屏,5为电池,6为远红外发热布层,7为磁片层,8和11为半圆形磁屏蔽片,9为热磁屏蔽材料,10为脉搏感应装置,12为中心基座,13为数据处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羽曦,未经刘羽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11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