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配件的高精度打孔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1912.5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6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龙;林江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群林龙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配件 高精度 打孔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的高精度打孔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目前的模具成型是虽然能够造成复杂的零件,但是有打孔或者具有螺纹的零件时还需要另加工,另加工需要新的工序,重新定位安装加工,定位次数多会让精度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配件的高精度打孔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配件的高精度打孔模具,可以随意位置打孔,且精度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配件的高精度打孔模具,包括底座、上梁、打孔钻头、动模板、定模板和定位检测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的设置有上梁,所述上梁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定位电机,所述定位电机通过皮带连接着推动液压缸的上端,所述推动液压缸的下端设置有打孔钻头,所述打孔钻头插入到钻头孔内,所述钻头孔设置在动模板上,所述上梁的下端设置有上模架,所述上模架的下端设置有动模板,所述动模板动模板的下方设置有定模板,所述定模板固定在下模架上,所述下模架和上模架的四个角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定位检测孔,所述定位检测孔穿过下模架且为通孔,所述下模架的下方相应定位检测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检测器,所述定位检测器安装在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检测器采用激光定位检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和上梁的两端通过稳定弹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钻头孔和定位检测孔的轴线重合,所述打孔钻头和定位检测器放置在一条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定模板固定在下模架上,将动模板固定在上模架上,并通过在上模架和下模架四个角上的紧固螺栓来进行固定,使得让动模板和定模板接触精确,且固定后不会出现松动现象,让模具的精度更高,在动模板和定模板上均打了通孔,在动模板上打的孔中放入打孔钻头,打孔钻头的上端设置有推动液压缸,使得可以让打孔钻头上下移动,从而对模件进行打孔,在相对于动模板上打的孔,在定模板上也打了同样的孔,在该孔下设置有定位检测器,定位检测器可以精确检测到打孔钻头的打孔位置,使得让打孔的更加准确,精度更高,通过定位电机的驱动,并通过皮带传动,可以让推动液压缸横向随意移动,使得可以在横向位置上随意打孔,通过两边的稳定弹簧可以稳定住设备,不会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配件的高精度打孔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配件的高精度打孔模具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杆;3、稳定弹簧;4、上梁;5、定位电机;6、推动液压缸;7、打孔钻头;8、动模板;9、上模架;10、紧固螺栓;11、钻头孔;12、定模板;13、定位检测孔;14、下模架;15、定位检测器;16、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群林龙模具塑胶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群林龙模具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19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