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C短芯劲性抗拔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1948.3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5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卫政;王长乐;王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厦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E02D5/2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256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c 短芯劲性抗拔管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桩,具体为一种MC短芯劲性抗拔管桩,属于建筑型材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抗拔桩也叫做抗浮桩,是指当建筑工程地下结构如果有在低于周边土壤水位的部分时,为了抵消土壤中水对结构产生的上浮力而打的桩;抗拔桩的主要作用机理是依靠桩身与土层的摩擦力来抵抗轴向拉力,承受竖向抗拔力的桩称为抗拔桩,抗拔桩广泛应用于大型地下室抗浮、高耸建筑物抗拔、海上码头平台抗拔、悬索桥和斜拉桥的锚桩基础、大型船坞底板的桩基础和静荷载试桩中的锚桩基础等;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当上部结构荷重不能平衡地下水浮力的时候,结构的整体或局部就会受到向上浮力的作用,如地下水池、建筑物的地下室结构、污水处理厂的生化池等必须设置抗拔桩。
传统的抗拔管桩,由于结构等原因,工作性能不理想,施工复杂,生产成本高,加固性能弱,不能很好适应高层建筑的需要;而且传统的抗拔管桩底部没有进行加固,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桩体底部损坏的现象。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MC短芯劲性抗拔管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MC短芯劲性抗拔管桩。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MC短芯劲性抗拔管桩,包括M桩、叶片和C桩,所述M桩内部镶嵌所述C桩,且C桩中心设有管桩中心孔;所述M桩顶端设置承台混凝土垫层,且承台混凝土垫层底端设置所述叶片;所述叶片通过铰链固定在所述M桩上;所述叶片由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板构成,且第二叶片板上设有铰链孔;所述M桩两端均设有吊装槽,且吊装槽处设置吊装固定杆;所述M桩底端嵌合桩底金属加固端头;所述管桩中心孔处放置压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叶片板与第二叶片板相互垂直,且叶片贯穿M桩和C桩。
优选的,所述桩底金属加固端头底端呈圆锥形,且其顶端伸入M桩桩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C桩顶端比承台混凝土垫层高出0.05m。
优选的,所述叶片关于M桩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叶片至少有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桩将M桩和C桩复合为同一桩体,形成了有互补增强作用的复合桩,不仅使复合桩桩身本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密度和均匀性,而且还增强了复合桩与桩周土的协调性;本实用新型的MC劲性抗拔管桩具有结构合理、施工方便、加固性能好的优点,由于结构设计的合理,其抗拔能力大幅度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桩可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物抗拔桩;设置的叶片能像倒刺一样牢牢的固定在泥土中,大大提高了桩体整体的稳定性;底端通过桩底金属加固端头的加固,有效的防止了桩基固定过程中造成桩基底端的损坏;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吊装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杆,2、M桩,3、承台混凝土垫层,4、叶片,41、第一叶片板,42、第二叶片板,43、铰链孔,5、铰链,6、C桩,7、吊装固定杆,8、管桩中心孔,9、桩底金属加固端头,10、吊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MC短芯劲性抗拔管桩,包括M桩2、叶片4和C桩6,所述M桩2内部镶嵌所述C桩6,且C桩6中心设有管桩中心孔8;所述M桩2顶端设置承台混凝土垫层3,且承台混凝土垫层3底端设置所述叶片4;所述叶片4通过铰链5固定在所述M桩2上;所述叶片4由第一叶片板41和第二叶片板42构成,且第二叶片板42上设有铰链孔43;所述M桩2两端均设有吊装槽10,且吊装槽10处设置吊装固定杆7;所述M桩2底端嵌合桩底金属加固端头9;所述管桩中心孔8处放置压杆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叶片板41与第二叶片板42相互垂直,且叶片4贯穿M桩2和C桩6,保证叶片4不会干扰桩体的施工和吊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桩底金属加固端头9底端呈圆锥形,且其顶端伸入M桩2桩体内部,保证桩底金属加固端头9固定较为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厦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厦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19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天候定压线性阵列音响及其故障判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