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吸附式液体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2097.4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7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经纬;王海波;王晶;刘伟;戴金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469 | 分类号: | C02F1/46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液体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吸附式液体处理装置,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液体处理,尤其是水处理过程,常用的方法有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反渗透法目前在工业纯水生产方面被大量采用,具有除盐率高、工艺组合相对简便等优点。但反渗透法采用的高分子薄膜易受水中有机物、钙、氯等物质的污染和毒化,要求配有严格的预处理系统并添加各种抗氧化剂和阻垢剂,因而能耗较高,且需要定期更换薄膜,投资较大。电渗析法利用电场的作用,强行将离子向电极处吸引,致使电极中间部位的离子浓度大大降低,从而制得淡水。但由于采用离子交换膜,仍有被毒化的缺点。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剂中的可交换基团与溶液中各种离子间的离子交换能力不同来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采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主体对液体进行处理,离子交换树脂不但价格昂贵,而且需要使用强酸、强碱进行再生,因此设备维护复杂且会导致二次污染等问题。电吸附除盐技术也可称电容去离子技术,是利用带电电极表面吸附水中离子及带电粒子的方法,可以使水中溶解的盐类及其他带电物质在电极的表面富集浓缩而实现水的净化/淡化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其总的工艺流程分为两部分:工作过程和再生过程。工作过程是电吸附模块的吸附过程,模块的出水即电吸附除盐后的净化水;再生过程是通过电极正负极反接,使工作过程吸附的带电粒子重新释放到电极间的液体流通通道,并通过原水反冲洗将带电粒子带出电吸附模块,此时模块的出水为反冲洗水。
CN1169728C公开了一种电吸附式液体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内一对以上并排配置的导电板和固连在导电板上的电极板组成的液体处理单元,两侧端的导电板与接电柱连接,相邻两电极板之间的空腔内设有离子交换树脂。在液体处理过程中使用耗能低,具有自我再生功能,且液体处理效率高。但由于离子交换树脂价格昂贵,且需要使用强酸、强碱进行再生,因此设备维护复杂,同时会导致二次污染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避免二次污染的前提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过程中能耗低、具有自我再生功能、除盐效率高的电吸附式液体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吸附式液体处理装置,主要包括液体进口、液体出口、绝缘框、接线柱及多个电极板。液体进、出口两侧的绝缘框为绝缘框端板,其余四个侧面构成绝缘框侧壁;绝缘框侧壁与接线柱固定连接,接线柱穿过绝缘框侧壁与电极板连接,且接线柱通过导线与可变极性的直流电源连接,从而实现对电极板循环正负供电。电极板水平或竖直并排布置,每个电极板两个侧面均匀覆盖纤维毡。电极板与绝缘框一起构成并联的液体流通通道,液体流通通道两端分别与两侧绝缘框端板上的液体进口和液体出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吸附式液体处理装置中,所述的绝缘框采用有机玻璃,以便看到液体在模块内流动过程;所述的纤维毡与电极板通过绝缘胶粘连,保证接触面处严密贴合,纤维毡优选活性炭纤维毡、石墨纤维毡或者硅酸铝纤维毡;所述的电极板设置5~500个,优选10~100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吸附式液体处理装置可以立式或卧式放置。卧式放置时电极板下部无需支撑,电极板左右两端与待处理液体进口有一定距离,以保证液体进入装置后可以均匀地进入各电极板间的液体通道;立式放置时,电极板放置在电极板支撑上,电极板支撑与待处理液体进口有一定距离,以保证液体进入装置后可以均匀地进入各电极板间的液体通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吸附式液体处理装置可以两组及以上并联使用,以提高液体处理量;也可以两组及以上串联使用,以进一步提高除盐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直流电源与两侧接线柱连接,并将直流电传递给正、负电极板,待处理的液体从液体进口进入装置,流经正、负电极板及绝缘框之间的通道时,液体中的杂质离子及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正、负电极迁移,并贮存在电极板表面覆盖的纤维毡中,使得待处理液体中的杂质离子及带电颗粒得以除去,液体得到净化。待正、负电极附近的杂质离子及带电颗粒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将直流电源极性改变,正、负电极反接后,原本贮存在电极表面纤维毡中的杂质离子及带电颗粒释放到液体通道中,并随反冲洗水排出装置,完成再生过程。再生结束后再次将直流电源极性改变,即可进入下一周期的净化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20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极板与电极组
- 下一篇:一种高压静电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