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筒除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2104.0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6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卜岩;张林;侯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45/08 | 分类号: | B01D4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筒除雾器,属于化学工程中的气液分离领域,适用于化工及环保等领域中的气液分离过程。
背景技术
SO2和粉尘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当前重点控制的大气污染物。目前,在环保领域大多采用湿法工艺,在湿法工艺烟气脱硫过程中,吸收塔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粒径为10~60微米的“雾”,不仅含有水分,还溶有硫酸、硫酸盐、SO2等,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对排气筒和热交换器等造成较严重的腐蚀。因此,湿法脱硫工艺中,净化气体在离开吸收塔之前必须要除雾。
除雾器是化工或环保等领域用于气液分离的处理设备。当含有雾沫的气体以一定的速度通过除雾器时,会与除雾器内部结构相撞,并依附在其表面上。除雾器内部结构表面上的雾沫,经过扩散和重力的作用会逐步聚集,当重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从除雾器内部结构上分离下来。从而实现气液分离。除雾器一般设置在吸收塔顶部。当除雾器在运行过程中因结垢而造成阻力降增大至预定值时,就需要启动反冲洗程序对除雾器进行冲洗,一般,在除雾器进气端和排气端均需设置冲洗喷嘴。此时可能导致气相对液相的严重夹带,导致气相带液。
根据除雾器的用途、结构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如丝网除雾器、人字板除雾器、旋流板除雾器、电除雾器、百叶窗式除雾器和重力沉降型除雾器等。常用的有丝网除雾器、人字板除雾器、旋流板除雾器等。丝网除雾器虽然能分离一般的雾沫,但要求雾沫清洁、气流流速较小,且阻力降大,使用周期短,设备投资大。目前除雾器一般都采用水平布置,除雾器气体流动方向与丝网垂直,气速较低时,夹带的雾沫惯性小,在气体中飘荡,不能与丝网碰撞接触而被去除,而且由于被分离液滴与气相呈逆流流向,气体对液滴易产生二次夹带,从而使气液分离效率降低,并且丝网除雾器还存在容易堵塞,压力降大等问题。叶片型、人字形除雾器内部安装有方向各异、形状各不相同的折流板,以形成小的流道,增加除雾效果,结构较复杂,分离效果不好。旋流板除雾器被分离液滴与气体流向相同,易产生二次夹带,降低除雾效率,并且压降大,能耗较高。
CN200410014713.X介绍的除雾元件由折流板和烟气流场调整块组成,折流板固定在烟气流场调整块上,折流板的密度和形状根据流通截面各处流场参数的变化而改变,从而使吸收塔中气流的流通截面呈均匀分布。仍然摆脱不了液滴降落过程中,气液逆流现象,即易产生二次夹带。
CN200920128824.1介绍的除雾器由冷却器、粗除雾器和精除雾器等构成,粗除雾器为波形板或除雾板,精除雾器为钢丝网,该除雾器改变了传统除雾器液滴与气流方向逆流流动的缺点,提高了除雾效率,但该除雾器结构较复杂,制作困难,而且由于采用了丝网结构,除雾器压降较大,也比较容易堵塞。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筒除雾器,本实用新型的直筒除雾器结构简单,压降小,安装方便,可以有效实现气液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除雾器,包括若干个并列的除雾组件,每个除雾组件均包括升气管和直筒,直筒设置在升气管的外侧,直筒的内表面上设置凸起,并与升气管在同一轴线上;所述的升气管沿轴向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升气管I,下部分为升气管II,升气管I与升气管II通过轴承连接,升气管II固定于塔盘上;升气管I的顶部设置封盖板,在升气管I的圆周开有若干条缝,在靠近各条缝的升气管I圆周上设置有切向导流板,切向导流板上设置若干圆柱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除雾器中,所述的直筒的上沿高于升气管I的上沿,而直筒的下沿距离塔盘一定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除雾器中,所述的直筒的内表面上的凸起与直筒的轴线平行,或者可以与轴线成一定夹角。所述设置的凸起的截面可以为矩形、三角形或圆形等适宜形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凸起优选采用截面为矩形的舌板结构。其中,舌板的旋转方向与切向导流板的旋转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除雾器中,升气管I在外力作用下通过连接轴承发生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除雾器中,切向导流板上设置若干圆柱形凸起,所述的圆柱形凸起优选带有螺纹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2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