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社区医疗的重症病人救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2375.6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7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冠军;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G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社区 医疗 重症 病人 救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社区医疗救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社区医疗的重症病人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社区医疗是指一般的医疗保健,即重症病人在转诊到医院或重症病房前的对于患者采取的医疗措施,通常社区医疗的医疗设施较简陋,不能对如重症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医疗处理,如果病人需要立即手术,但社区医疗往往缺少对重症病人进行救援的设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社区医疗的重症病人救援装置,本装置操作简便,医疗服务功能多样,结构设计合理,可达到对社区内重症病人及时实施救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社区医疗的重症病人救援装置,包括底部仓、氧气瓶、底座、固定筒、弹簧、水袋、躺板、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外固定盒和强磁铁,所述底部仓内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连接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设置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底座,另一端连接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呈盒状且内部充满若干水袋,所述底部仓上端连接躺板,所述躺板一端通过第一转动件连接第二支撑板,另一端连接U形槽,所述U形槽顶部固定设有立杆,所述立杆上部连接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下端固定连接金属杆,所述金属杆底部固定连接强磁铁,所述第一连接杆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躺板侧面,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之间分别通过第二转动件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另一端设有调节球阀,所述调节球阀呈球状,所述调节球阀连接供氧口,所述底部仓内的底面上固定设有氧气瓶,所述氧气瓶上端连接设有呼吸软管,所述呼吸软管穿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内部与所述供氧口连接,所述底部仓内还设有置物盒,所述置物盒外圈由外固定盒包住且外固定盒与置物盒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置物盒底端与所述外固定盒之间通过滚珠连接,所述置物盒右端固定设有拉手。所述水袋为高密度不透水材料制成。所述第二转动件呈椭圆状,中间设置圆形空孔,所述呼吸软管通过圆形空孔穿过第二转动件。所述调节球阀中间位置设置圆形空孔,所述呼吸软管通过圆形空孔穿过调节球阀。所述强磁贴呈弧形状。所述氧气瓶侧面固定设置开关阀门。所述U形槽槽口宽度与所述躺板宽度一致。所述底部仓下端还设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数量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用于社区医疗的重症病人救援装置提供了一个对病人紧急实施供氧的装置,该产品设置缓冲腔,可有效的保护病人的身体不受转运过程中颠簸损伤的情况,在夜间光线差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强磁铁吸附照明灯,对病人情况进行观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签如下:1、底座;2、底部仓;3、氧气瓶;4、缓冲腔;5、水袋;6、固定筒; 7、弹簧;8、开关阀门;9、外固定盒;10、置物盒;11、滚珠;12、拉手;13、躺板;14、呼吸软管;15、第一连接杆;16、第一转动件;17、第二转动件;18、第二连接杆;19、第三连接杆;20、第四连接杆;21、调节球阀;22、供氧口;23、U形槽;24、立杆;25、第一支撑板;26、第二支撑板;27、金属杆;28、强磁贴;29、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未经青岛市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23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脑部探测器引导系统
- 下一篇:阻抗感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