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互感器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2684.3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0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电安电力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6 | 分类号: | G01R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莫莉萍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互感器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互感器检测仪。
背景技术
互感器又称为仪用变压器,是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统称。能将高电压变成低电压、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用于量测或保护系统。现广泛用于各种电气领域中。
实际使用中,为了保证互感器能正常工作,通常需要对互感器进行检测,其中,互感器的极性检测是保证互感器连线准确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现有对互感器的极性检测,通常是利用已知正负极情况的直流电源对互感器的一边线圈进行测试,通过分辨另一边线圈的产生电压的正负极情况来对比获得互感器的极性。
但是,上述这种测试方式,不仅必须使用直流电源,而且还需要已知电源的极性,对于交流电源或者未知极性的直流电源均不能进行测试,适用范围小,另一方面,通常极性检测结果直观性差,不便于快速获得检测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直观性强,能快速获得极性检测结果的新型互感器检测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互感器检测仪,包括检测板、开关、第一二极管、第一灯泡、第一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二灯泡和第二电阻,其中开关、第一二极管、第一灯泡、第一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二灯泡和第二电阻均安装在检测板上,第一二极管、第一灯泡和第一电阻依次电性连接,第二二极管、第二灯泡和第二电阻依次电性连接,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性,使得无论是直流电源还是交流电源,当第一灯泡点亮时,其通过互感器第一线圈的电流方向必然是固定的,以此能肯定第一线圈的正负极情况,而且第二二极管也具有单向导通性,通过第二灯泡的点亮与否,也能获得通过互感器第二线圈的电流方向,以此肯定第二线圈的正负极情况,通过对比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各端正负极情况即能得到互感器的两线圈的极性,而通过使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导向匹配,用户即能通过两个灯泡的点亮与否快速获得互感器的极性,由此,本实用新型不仅电源类别的适用范围广,而且直观性强,工作效率高。另外,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设置是防止电流过大而击穿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造成本实用新型的损坏,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其中第一夹头与开关电性连接,第二夹头与第一电阻电性连接。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本实用新型与电源和互感器的第一线圈的连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三夹头和第四夹头,其中第三夹头与第二二极管电性连接,第四夹头与第二电阻电性连接。第三夹头和第四夹头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本实用新型与互感器的第二线圈的连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新型互感器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使用直流电源测试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使用交流电源测试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新型互感器检测仪,包括检测板1、开关2、第一二极管3、第一灯泡4、第一电阻5、第二二极管6、第二灯泡7、第二电阻8、第一夹头10、第二夹头20、第三夹头30和第四夹头40。
开关2、第一二极管3、第一灯泡4和第一电阻5均通过螺栓安装在检测板1的左侧,第二二极管6、第二灯泡7和第二电阻8均通过螺栓安装在检测板1的右侧。
第一二极管3、第一灯泡4和第一电阻5通过导线依次电性连接,第二二极管6、第二灯泡7和第二电阻8通过导线依次电性连接,且第一二极管3的导向设置和第二二极管6的导向设置相匹配,使得在互感器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极性相同时,且电源为直流电源时,第一灯泡4和第二灯泡7均能被点亮。另外,第一夹头10与开关2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第二夹头20与第一电阻5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第三夹头30与第二二极管6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第四夹头40与第二电阻8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电安电力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电安电力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26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条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