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跨C柱空调通风管的侧气帘导向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2737.1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5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伍显胜;李石;张雷;唐仲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1 | 分类号: | B60R21/21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4 | 代理人: | 王雯婷,方燕娜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通风管 侧气帘 导向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跨C柱空调通风管的侧气帘导向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发展,对被动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侧气帘的开发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特别是空调通风管道安装在侧围钣金上穿过侧气帘的设计,这给侧气帘的布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若直接在通风管两侧的车身钣金上固定侧气帘,将会出现以下问题:1两固定点之间的侧气帘有部分直接与通风管接触,侧面碰撞侧气帘展开时将对通风管造成直接冲击;2两固定点之间的侧气帘缺少约束,在装配顶棚时,侧气帘易被扭转以及偏移预期位置,使得展开姿态受到影响,影响其侧面保护功能;3通风管两侧,由车身钣金、C柱内饰板和通风管组成的空间较大,侧气帘展开时易掉入这两侧空间中,并有打碎C柱内饰板的风险,不利于对乘员的保护。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侧气帘导向支架,使侧气帘在点爆过程中不损坏通风管且能从C柱内饰件中顺利展开,成功实现对乘员的侧面保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侧气帘导向支架,使侧气帘在点爆过程中不损坏通风管且能从C柱内饰件中顺利展开,成功实现对乘员的侧面保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跨C柱空调通风管的侧气帘导向支架,包括主体、安装面和导向面,其特征在于:主体的两端分别横向延伸至安装面,主体的前侧设有导向面,主体通过树形螺钉与侧气帘连接,安装面通过螺栓、防转夹和锁止垫圈与侧气帘固定并形成预装组件,预装组件跨过通风管后,通过螺栓和防转夹安装在车身钣金上,所述的主体是由三段主体面从左至右依次连接组成的折面结构,左侧和右侧的主体面分别与安装面连接。
所述的主体上设有纵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延伸至导向面。
所述的主体的弯折结构处设有横向加强筋。
所述的导向面的前侧设有向下弯折的翻边结构。
所述的左侧和右侧的主体面上分别设有树形螺钉安装孔,右侧的树形螺钉安装孔位于纵向加强筋之间。
中间的主体面的长度与通风管的长度匹配。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设计了由主体、安装面和导向面组成的侧气帘导向支架结构,导向面平时对侧气帘起支撑作用,避免其受重力影响而与设计布置路径不符。在侧气帘点爆时,导向面引导侧气帘推开顶棚顺利展开,避免侧气帘在展开过程中掉入C柱内饰板与通风管之间的区域,从而避免侧气帘打碎C柱内饰板,使侧气帘得以顺利展开,成功实现对乘员的侧面保护。在侧气帘点爆过程中,主体可以避免侧气帘与通风管直接接触,减少对通风管管壁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支架与侧气帘装配后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支架与侧气帘装配后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跨C柱空调通风管的侧气帘导向支架,包括主体、安装面和导向面。主体1-6的两端分别横向延伸至安装面1-1,主体1-6的前侧设有导向面1-9,主体1-6通过树形螺钉4与侧气帘5连接,安装面1-1通过螺栓8、防转夹7和锁止垫圈6与侧气帘5固定并形成预装组件,预装组件跨过通风管3后,通过螺栓8和防转夹7安装在车身钣金2上。
主体1-6是由三段主体面1-5从左至右依次连接组成的折面结构,左侧和右侧的主体面1-5分别与安装面1-1连接。左侧和右侧的主体面1-5上分别设有树形螺钉安装孔1-10,右侧的树形螺钉安装孔1-10位于纵向加强筋1-11之间。中间的主体面1-5的长度与通风管3的长度匹配。
为了增加导向支架1的强度,避免其受侧气帘5的冲击而变形,主体1-6上设有五条纵向加强筋1-11,其中三条位于中间的主体面1-5上,两条位于右侧的主体面1-5上,纵向加强筋1-11延伸至导向面1-9。主体1-6的弯折结构处设有两条横向加强筋1-12。
主体、安装面和导向面均由金属材料制成,为了避免侧气帘5在点爆过程中被金属锐边或毛刺刮破,导向支架1的锐边进行去毛刺和倒圆角处理,因导向支架导向面1-9在点爆过程中与侧气帘5直接接触,在导向面1-9的前侧边缘都设计了向下弯折的翻边结构1-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27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座椅安全气囊
- 下一篇:一种工程车辆油箱防盗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