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行电梯的牵引绳涨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4259.8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1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陆华成;李云波;张维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莱茵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10 | 分类号: | B66B7/1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牵引 绳涨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行电梯的牵引绳涨紧装置。
背景技术
前述的斜行电梯大都用于轻轨、地铁、港口、景区、山坡和特殊建筑物(如老楼改造)之类的场合,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牵引绳与曳引轮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而藉以使轿厢沿倾斜轨道运行,达到运送人员和/或货物的目的。
关于斜行电梯的技术信息可以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典型的如公布号CN105600648A推荐的“无对重曳引式斜行电梯”和授权公告号CN204280945U提供的“斜行电梯轿厢限速安全装置”,这两项专利方案均具有对牵引绳(也称“钢丝绳”)涨紧的效果。以CN204280945U为例,由于牵引绳(专利称“安全绳”)绕及于涨紧装置,因而不仅使牵引绳冗长,而且因牵引绳的拐点多而增大了牵引绳的运动阻力,同时也增加了牵引绳致损的几率。因而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减少牵引绳的拐点和有利于增进对牵引绳的涨紧效果的斜行电梯的牵引绳涨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斜行电梯的牵引绳涨紧装置,所述的斜行电梯包括:一对导轨,该对导轨在彼此保持前后并行的状态下沿着作为导轨载体的基础坡面敷设,并且该对导轨自右向左倾斜;一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通过其底部的并且与一对导轨对应的导靴与一对导轨构成滚动副;一曳引机,该曳引机在对应于一对导轨的右端的位置设置在基础坡面的坡面顶部平台上,并且在一对导轨的右端与曳引机之间通过支架转动地设置有上导绳轮和下导绳轮;返绳轮,该返绳轮对应于一对导轨的左端设置;牵引绳,该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电梯轿厢的右侧下部固定,另一端在依次途经上导绳轮、曳引机的曳引轮、下导绳轮和返绳轮后与电梯轿厢的左侧下部固定;所述的牵引绳涨紧装置包括配重块导架、连杆、配重块和配重块牵引绳,配重块导架在对应于一对导轨的左端端部之间的位置设置在基础坡面的坡面底部平台上,并且在该配重块导架的顶部枢转设置有一配重块牵引绳滑轮,连杆的左端与配重块导架的右侧下部铰接,所述的返绳轮枢转设置在连杆的右端,配重块设置在配重块导架上,配重块牵引绳的一端与配重块的上部固定,另一端在途经配重块牵引绳滑轮后与连杆的右端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基础坡面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返绳轮的右侧的位置设置有过渡导绳轮座,在该过渡导绳轮座上转动地设置有一过渡导绳轮,所述的牵引绳途经该过渡导绳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配重块牵引绳滑轮转动地设置在滑轮座上,而滑轮座固定在所述配重块导架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左端通过连杆销轴铰接在连杆销轴座上,而该连杆销轴座与所述配重块导架的右侧下部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杆的右端固定有一配重块牵引绳固定耳,所述配重块牵引绳与该配重块牵引绳固定耳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将返绳轮转动地设置在牵引绳涨紧装置的结构体系的连杆上,因而不仅可以减少牵引绳的拐点,而且能够缩短牵引绳的长度,由于由连杆的运动对牵引绳起到良好的涨紧作用,因而能保障电梯轿厢的可靠运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示出了斜行电梯的结构体系的一对导轨1,该对导轨1在彼此保持前后并行的状态下沿着作为导轨载体的基础坡面2敷设,并且该对导轨1自右向左倾斜;示出了一电梯轿厢3,该电梯轿厢3通过其底部的并且与一对导轨1对应的导靴31(前后各有一对)与一对导轨1构成滚动副;示出了一曳引机4,该曳引机4在对应于一对导轨1的右端的位置设置在基础坡面2的坡面顶部平台21上,并且在一对导轨1的右端与曳引机4之间通过支架转动地设置有上导绳轮5a和下导绳轮5b;返绳轮6,该返绳轮6对应于一对导轨1的左端设置;示出了牵引绳7,该牵引绳7的一端与前述电梯轿厢3的右侧下部固定,另一端在依次途经上导绳轮5a、曳引机4的曳引轮41、下导绳轮5b和返绳轮6后与电梯轿厢3的左侧下部固定。
由于上述斜行电梯的结构体系的部件属于现有技术,例如可参见申请人在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CN105600648A和CN204280945U,因而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莱茵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莱茵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42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曳引电梯的安全钳
- 下一篇:一种丝杆式单人升降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