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OE供电电源产品的老化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4415.0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1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化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邓忠红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oe 供电 电源 产品 老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老化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OE(Power Over Ethernet,有源以太网)供电电源产品的老化车。
背景技术
随着POE供电技术的发展成熟,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采用了这种受电方式,市场上也因此对POE供电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但对生产厂商而言,缺少简单方便的可以对POE供电电源进行老化测试的老化车。传统的电源老化车因没有POE检测协议,不能满足POE供电电源产品的老化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电源老化车无法对POE供电电源产品进行老化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批量对POE供电电源产品进行老化的POE供电电源产品的老化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POE供电电源产品的老化车,包括负载模组,其特点在于,所述老化车还包括POE接口转接板,所述POE接口转接板包括网络接口电路、隔离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POE检测电路、POE信号输入接口、双向数据接口、输出电源信号和地;所述隔离变压器分别与所述网络接口电路电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电路与所述POE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POE检测电路输出所述输出电源信号和地,所述输出电源信号和地分别与所述负载模组电连接,所述POE信号输入接口和所述双向数据接口分别接至所述网络接口电路。
本方案中,通过POE接口转接板实现POE检测协议功能,能够满足POE供电电源产品的老化需求。本方案提供的老化车在在传统老化车的负载模组的基础上,增加POE接口转接板,具体实现包括网络接口电路、隔离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和POE检测电路,能够将POE检测电路输出的电源信号和地分别和负载模组相连,实现既可以对传统电源进行老化,又满足了对POE供电电源产品的老化需要,解决了POE电源产品批量规模老化的需要。
较佳地,所述POE检测电路包括POE检测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OE供电电源产品的老化车通过POE接口转接板实现既可以对传统电源进行老化,又满足了对POE供电电源产品的老化需要,解决了POE供电电源产品批量规模老化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POE供电电源产品的老化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POE供电电源产品的老化车,包括负载模组2和POE接口转接板1,其中POE接口转接板1包括网络接口电路101、隔离变压器102、整流滤波电路103、POE检测电路104、POE信号输入接口POEIN、双向数据接口DATAOUT、输出电源信号VDD和地RTN;POE检测电路包括POE检测芯片。
本实施例中,隔离变压器102分别与网络接口电路101电连接,整流滤波电路103与POE检测电路104电连接,POE检测电路104输出输出电源信号VDD和地RTN,输出电源信号VDD和地RTN分别与负载模组2电连接,POE信号输入接口POEIN和双向数据接口DATAOUT分别接至网络接口电路101。
本实施例提供的POE供电电源产品的老化车在传统电源老化车基础上增加POE接口转接板1,具体实现包括网络接口电路101、隔离变压器102、整流滤波电路103和POE检测电路104,能够将POE检测电路104输出的输出电源信号VDD和地RTN分别和负载模组2相连,实现既可以对传统电源进行老化,又满足了对POE供电电源产品的老化需要,解决了POE供电电源产品批量规模老化的需要。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4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