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冲脚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4702.1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7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丁慎宝;卢仙女;谭坤;冯华;孟祥武;于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世脚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3/00 | 分类号: | B60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孙营营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脚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脚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脚轮结构及其功能上的要求越来越多,缓冲脚轮应运而生,而现有的脚轮结构复杂,成本高,体积大,旋转半径大,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缓冲脚轮,通过缓冲部以橡胶垫圈为缓冲元部件,基座承受负载,受力下压,底板承受脚轮的反作用力,底板与基座垂直挤压橡胶垫圈,橡胶垫圈受力变形,自身弹性力反作用于底板和基座,底板在固定圆筒内沿其侧壁上下移动,起到缓冲作用;通过转向部的双层钢球且两层钢球距离中心的半径不一,实现脚轮自由转动,转动效果好,通过油嘴对转向部进行润滑;与传统缓冲脚轮相比,在实现缓冲功能的同时,结构更加紧凑,体积小,旋转半径小,脚轮更加灵活,且材料使用量降低,成本得以降低,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缓冲脚轮,包括缓冲部和车轮,所述缓冲部包括基座、橡胶垫圈、固定圆筒和底板,所述基座下表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固定圆筒顶部固接于基座的环形凹槽内,底部设有通孔;所述底板设于固定圆筒内,所述基座、固定圆筒和底板围成一个容置腔,所述橡胶垫圈设于容置腔内,所述车轮安装于缓冲部下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包括大弹盖、小弹盖、第一钢球和第二钢球,所述大弹盖位于底板下方,所述底板下表面形成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大弹盖上表面形成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配适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若干个第一钢球均匀分布在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之间,所述小弹盖位于大弹盖下方,所述大弹盖下表面形成有第三环形凹槽,所述小弹盖上表面形成有与第三环形凹槽相配适的第四环形凹槽,所述若干个第二钢球均匀分布在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之间,所述底板、大弹盖和小弹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转动部和车轮通过支架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大弹盖上设有油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基座、固定圆筒和底板均采用金属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缓冲部以橡胶垫圈为缓冲元部件,基座承受负载,受力下压,底板承受脚轮的反作用力,底板与基座垂直挤压橡胶垫圈,橡胶垫圈受力变形,自身弹性力反作用于底板和基座,底板在固定圆筒内沿其侧壁上下移动,起到缓冲作用;通过转向部的双层钢球且两层钢球距离中心的半径不一,大弹盖与底板之间相对转动,小弹盖与大弹盖之间相对转动,设置两层钢球,当其中一层钢球进入砂砾等杂质使得车轮不能转向失效时,另一层钢球起补充作用,使得车轮完成转向工作;实现脚轮自由转动,转动效果好,通过油嘴对转向部进行润滑;与传统缓冲脚轮相比,在实现缓冲功能的同时,结构更加紧凑,体积小,旋转半径小,脚轮更加灵活,且材料使用量降低,成本得以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缓冲脚轮,包括缓冲部和车轮5,所述缓冲部包括基座1、橡胶垫圈2、固定圆筒3和底板4,所述基座1下表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固定圆筒3顶部固接于基座1的环形凹槽内,其底部设有通孔3-1;所述底板4设于固定圆筒3内,所述基座1、固定圆筒3和底板4围成一个容置腔3-2,所述橡胶垫圈2设于容置腔3-2内,所述车轮5安装于缓冲部下方。
实施例2: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包括大弹盖6、小弹盖7、第一钢球8和第二钢球9,所述大弹盖6位于底板4下方,所述底板4下表面形成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大弹盖6上表面形成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配适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若干个第一钢球8均匀分布在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之间,且紧密排列;所述小弹盖7位于大弹盖6下方,所述大弹盖6下表面形成有第三环形凹槽,所述小弹盖7上表面形成有与第三环形凹槽相配适的第四环形凹槽,所述若干个第二钢球9均匀分布在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之间,且紧密排列;所述底板4、大弹盖6和小弹盖7通过螺栓10连接,所述转动部和车轮通过支架11连接;大弹盖与底板之间相对转动,小弹盖与大弹盖之间相对转动,设置两层钢球,当其中一层钢球进入砂砾等杂质使得车轮不能转向失效时,另一层钢球起补充作用,使得车轮完成转向工作。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大弹盖6上设有油嘴12。
在各个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基座1、固定圆筒3和底板4均采用金属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世脚轮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大世脚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47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